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2023/2/21 13:55:22  阅读:171 发布者:

ent--><

本文来源:张炜宗, 袁红, 孙金栋,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院内死亡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5):607-620.���(点击文题阅读原文)

临床上需要早期识别COVID-19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提高COVID-19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虽然目前已有相关研究表明高龄、男性、既往合并症等与患者较差的预后有关,但研究结果尚存在不一致处,并且对于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结论尚不明晰。本研究遵循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SMA声明收集国内外关于COVID-19患者院内死亡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旨在发现潜在的 COVID-19患者院内死亡危险因素,并对目前已报告的危险因素进行进一步验证。

主要发现

男性、年龄、呼吸困难、疲劳、肥胖、吸烟、脑卒中、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肺部疾病、肝脏疾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总胆红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尿素氮、肌酐、C反应蛋白、白介素-6、血沉升高可能是COVID-19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肌痛、呕吐、腹泻、头痛、哮喘、体质量指数降低、淋巴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D-二聚体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升高、白蛋白降低、降钙素原升高、肌钙蛋白升高是可能的保护因素。

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lsevier ScienceDirectPubMedMedlin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搜索已发表的关于COVID-19患者院内死亡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101日。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质量,采用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Meta回归探索可能的异质性来源。

详细结果

01

最终纳入80篇文献,根据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分,均为高质量文献。共405 157例患者,其中存活组349 923例(86.37%),死亡组55 234例(13.63%)。具体信息见表1

02

Meta分析结果显示,COVID-19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年龄、呼吸困难、疲劳、肥胖、吸烟、脑卒中、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肺部疾病、肝脏疾病、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总胆红素升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尿素氮升高、肌酐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白介素-6升高、血沉升高,见表2

03

Meta分析结果显示,COVID-19患者院内死亡的保护因素包括:肌痛、咳嗽、呕吐、腹泻、头痛、哮喘、体质指数降低、淋巴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D-二聚体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升高、白蛋白降低、降钙素原升高、肌钙蛋白升高,见表3

Meta回归结果显示,国家对性别、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哮喘、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的结果的异质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分析大量数据,使用更先进的分析方法,得到了 COVID-19 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但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真实世界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本研究局限性:首先,在 COVID-19 相关研究观察对象多为中国人,缺少不同国家间人群的对比,可能会导致发表偏倚。其次,随着疫情的进展,不断出现新的变异毒株,各研究中的患者可能是感染不同的变异毒株,可能使结论存在不确定性。再次,不同研究对于症状、合并症定义和描述不同,实验室指标检测时间点不同,使得在初次分析是导致较大的异质性。当然,这些局限性也与 COVID-19 自身的疾病特点有关。总之,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真实世界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转自:“中国全科医学学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