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IA研究论文】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因素的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2023/2/21 11:22:10 阅读:126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CVIA心指南 ,作者CVIA
近期,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纪元主任团队在CVIA杂志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Postoperative Prognostic Nomogram to Predict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随着医学技术不断更新与发展,人们对心房颤动的探索越来越深,其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射频消融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已成为治疗心房颤动患者控制疾病进展的一线治疗手段,但术后复发率仍较高,为了对患者手术后复发的风险进行评估,更好的控制疾病的进展及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需要对复发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以此构建与验证预测模型,开发和验证一个简单易用的列线预测模型,用于预测持续性房颤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房颤病程持续时间、左房直径、体重质量指数、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饮酒是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将其联合纳入列线图,构建了预测复发的Nomogram模型,这个新型Nomogram列线图模型可以预测心房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的复发风险,从而有助于临床工作的术前评估以及术后随访,此列线图也可能有助于创建个性化的治疗策略。
第一作者简介:
邓聪颖
邓聪颖,女,南京医科大学专业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等。
通讯作者简介:
纪元
纪元,男,医学博士,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行政主任,胸痛中心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心电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专业委员会中青年电生理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青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高血压分会委员,江苏省老年医学会慢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抗衰老协会委员,江苏省房颤中心联盟组员。
原文链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直达)
https://www.scienceopen.com/hosted-document?doi=10.15212/CVIA.2023.0001
转自:“ISE学术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