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辨别信息可靠性的能力?
2023/2/21 11:11:43 阅读:119 发布者:
学术写作需要学生做到旁征博引,但学生在引述信息时,往往容易忽视引用来源的可靠性。其实,辨别信息的能力能够从小培养,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以下两点:
1. 学会分辨事实与观点
事实是真实发生的,可以验证真假。
观点是个人基于自身感受和经验得出的结论,没有对错之分。
比如,“这是草莓味的冰激凌”是一个事实,客观描述了真实的事物;“草莓冰激凌很好吃”则是观点,因人而异。因此在接收信息时,需要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如果是观点,则需要多重考证。
2. 学会识别信息的来源
学会了区分事实和观点,那通常在哪里能找到可靠的信息呢?
在网上寻找讯息时,要注意网址的后缀。比如,“.gov”是英文字母“government”的缩写,代表这是政府的官网。在官方网站上的信息通常是客观的事实,而非带有偏向性的观点。
如果是想寻找可靠观点,记得要留意发表者的履历和背景,这能帮助我们了解他们是否专业。粉丝多、颜值高不能证明发表者的专业度,只能说明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的观点往往具有自己的立场,容易被外界因素影响。
真正的专家花费了数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深耕于自己热爱的领域,不断学习、实践、创新,取得成就,经过业内其他专家的评估,并获得广泛认可。虽然说专家的观点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因为拥有长期积累的业内经验,可靠性还是会更高一点。
找到可靠的信息后,在引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引述规范。Turnitin作为一款论文原创性检测工具,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引用习惯,培养学生的学术诚信意识。
转自:“学术猫”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