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签约!
2023/2/21 10:27:22 阅读:125 发布者:
2月15日,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在北京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北大中文系主任杜晓勤及北大文学讲习所曹文轩、陈晓明、李洱、邵燕君、丛治辰、樊迎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张清华、白烨、杨早及分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吴思敬、王世龙、张泽、蒋成峰、郑强、宋国安、焦广良,北京市十一学校副校长刘伟等出席了签约仪式。
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曹文轩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张清华签约
2021年5月15日上午,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成立大会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行。著名作家、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担任所长,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北大中文系著名教授谢冕担任顾问。讲习所以文学美育为宗旨,致力于文学创作和语文教育两个方面的人才培养,探索创意写作学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模式,关注基础教育语文学科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是全国校园文学领域的专业学术团体,会长是著名诗歌评论家、首都师范大学吴思敬教授。主要任务是开展校园文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促进校园文学成果的交流,拓展文学教育的途径,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为当代文学的健康发展发现和培养文学新苗。多年来,一直定期举办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文学教育成果展评交流活动、文学课堂教学展评与观摩交流、叶圣陶教师文学奖、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等具有学术含量和引领性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鉴于双方在文学教育和文学人才培养方面的共同责任和愿景,经过协商,决定在校园文学、语文教育等相关领域进行战略合作,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双方合作的质量和效率,重心下沉,更好地服务于中小学文学教育和写作人才的培养。
延伸阅读:
从1910年京师大学堂分科设立“中国文门” 以来,写作便一直是北京大学治学与教学传统中最富生命力和先锋性的一脉。1917年,由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一批北大教员组织、领导与主要参与的新文化运动以北京大学为主阵地,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北大最初的写作传统正是在与思想革命、文学革命的相互影响中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急需文科人才。北大中文系在对学生的培养上格外注重写作技能打磨,这既是为了响应国家需求,也是为了赓续自身传统,发扬自身精神,为学术工作铺下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后,北大中文系紧随时代步伐,在继续培养学术写作人才的同时,开始关注创意写作学科建设。1986年,在国家教委的指示下,北大中文系招收了一批优秀青年作家,他们作为本科三年级插班生进入中文系学习,同年10月,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今鲁迅文学院)第七届和第八届学员中的五十多位作家组成了北大作家班,1988年和1990年,中文系又分别招收了两届作家班学生,这三届作家班几乎聚齐了当时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和评论家。新世纪后,创意写作蓬勃发展,为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提供了强劲动力,也为中文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成为国内高校与国际接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北京大学中文系于2004年招收了第一位创作型硕士,2014年开设创意写作专业,培养了徐则臣、石一枫、文珍等在当今文坛颇具影响力的作家。
在这样的学科传统中成立的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以文学美育为宗旨,主要致力于文学创作和语文教育两个方向的人才培养,计划聘请著名作家到校任教,邀请作家驻校写作,建设系统化的文学鉴赏和文学写作课程,举办学术研讨,开设相关讲座,设立文学奖项,以切实有效的工作探索创意写作学科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基础教育语文学科深化改革有所推动。
来源:校园文学研究、北京大学 等
转自:“环球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