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合肥工业大学曹树青教授团队揭示转录因子MYC1调控植物缺Fe耐受及积累的新机制

2023/2/15 15:39:06  阅读:181 发布者:

铁(Fe)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之一,而土壤中有效Fe含量较低,易造成植物缺Fe。然而,植物缺Fe会影响其线粒体呼吸、光合作用、生物固氮、矿质营养的主动运输和免疫防御,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受到限制,进而使得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因此,研究植物缺Fe胁迫响应的分子调控机制对于植物Fe营养高效利用至关重要。尽管植物Fe吸收转运过程已被很好的阐释,但目前响应植物缺Fe胁迫信号的分子机制,仍有很多未知其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和解析。

2023131日,合肥工业大学曹树青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刊The Plant journal在线发表题为“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MYC1 interacts with FIT to negatively regulate iron homeostasi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bHLH转录家族成员MYC1在缺Fe胁迫下通过与FIT互作并抑制FITbHLH38/39的异源二聚体的结合,从而降低下游靶基因IRT1FRO2的表达而负向调节Fe的吸收与耐受。

FIT基因属于bHLH转录因子的家族成员,是参与植物缺Fe胁迫响应调控关键且必需的基因。该研究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技术,以FIT为诱饵,鉴定了一个FIT互作蛋白MYC1。缺Fe胁迫下MYC1的表达显著降低。表型分析发现,MYC1基因功能的缺失能够增强拟南芥植株对缺Fe胁迫耐受,而MYC1基因过表达植株则表现出对缺Fe胁迫敏感,表明MYC1基因负向调控拟南芥对缺Fe胁迫响应的耐受性;此外,通过凝胶迁移、染色质免疫沉淀和烟草瞬时表达实验发现MYC1可通过抑制FITbHLH38bHLH39的异源二聚体的结合,从而降低下游基因IRT1FRO2的转录而负调节Fe吸收和耐受。

博士后宋慧,硕士生耿庆鎏和博士生吴席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曹树青教授和江力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此研究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11/tpj.16130

本文转载自植物生理PlantPhysiol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