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进组一个月,师兄带我发了一篇sci!

2023/2/13 9:38:31  阅读:118 发布者:

写在前面

在一次保研考核群面中,面试官曾经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你觉得社交难还是科研难,只能选择其中一个”,一起面试的6个学生都回答的是社交难。能够选择科研这条道路的学生基本上是都具备沉下心来艰苦科研的潜质的,但社交作为研究生最头疼的重点问题之一,却往往被人忽略。

科科子曾在社交平台上,看到过这样的故事:“学生AB同为研一新生,同一时间进入了实验室,也是由同一个师兄指导,一个月之后A在师兄的帮助下,发表了一篇sci,而B因为毕业于名校,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不去请教他人,结果一个月之后基础实验也做的磕磕绊绊。”

可见,在研究生生涯中,良好的社交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我们就能调动身边的一切资源,在科研生涯上少走一些弯路,同时朋友多多也能带来积极的情绪价值,缓解我们在科研中的压力,那么,如何才能“社恐”变“社牛”,搞好人际关系呢?

科研人不善社交的原因

01

外部因素

第一,社会因素。一方面,受国家政策和社会大环境形势的影响,最近几年许多高校持续扩招,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压力显著增加。当代研究生也认识到这一点,纷纷将大量时间用在学习上,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但如此一来,独处的时间越来越多,大家也越来越不喜欢和不擅长向外社交。新生加入后则容易被环境同化,形成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就业难”的现状使研究生承受较大的压力,许多研究生不懂得如何调节学习和就业压力与同学交往的关系,还容易把这种压力带到社交中,甚至给其他同学及师兄师姐带去不好的情绪体验。除此之外,许多社会上的功利习气也或多或少地体现在了当代研究生的交往中,淡化了研究生同学之间真挚平等的友谊。

第二,家庭影响。当代研究生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其中有同学被家人过度纵容溺爱,以至于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不懂得换位思考;还有一些研究生的家庭氛围不是很和谐,父母习惯于对孩子采取服从教育和暴力管教,这极易造成研究生的自卑心理,在与组内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过于敏感多疑,给他人带来交往负担的同时,也让自己内心更加拒绝与同学的交往。

第三,高校环境的影响。为了应对当代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研究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上,而在人文精神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上略微欠缺,这样也会无形中影响研究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02

内部因素

第一, 观念的变化。受当代社会进步的影响,研究生的人际交往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研究生们更加关注自我,关注他人对自身的看法。然而,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更易使得他们过度关注自己而忽略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他们不论对人还是对事都更习惯于依赖自己的主观臆断,不能结合实际做出客观评价和理性判断,导致他们最后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容易冲动行事,最终给同学之间的交往带来困难。

第二,性格的原因。研究生也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有的同学性格外向,喜欢结交朋友,但不能合理把握同学之间人际交往的“度”,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有的同学属于急躁型性格,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易发生言语甚至肢体冲突;还有的同学沉闷内向,自卑胆小,敏感多疑,对他人防备心很重,习惯于独来独往,从而无法与其他同学正常交往。

第三,社交能力的欠缺。虽然研究生已是成年人,但仍未走向社会,缺乏一定的社交能力,这使得他们在与其他同学相处时不能做到游刃有余。他们想帮助别人时却不知如何表达,需要别人帮助时也不知如何开口,这会使得研究生失去许多与同学交往的机会,从而缩小自己的朋友圈。

科研人社交中存在的“雷点”

科研人社交主要是与师兄师姐、同级学生以及师弟师妹处好关系。在此过程中,有几种常见的问题,需要大家去注意。

01

交友缺乏主动性

来自不同学校的不同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大不相同。有的研究生总是怀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认为同组内的学生都不如自己,从而不屑与他人交往,这种行为容易受到他人的孤立;有的学生来自较差的学校,本身有些自卑,做事也是唯唯诺诺的,尤其是在与师兄师姐交往时,容易造成交流障碍。

02

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以自我为中心,不去考虑他人的感受。比如,自己遇到一个难题,想请师兄师姐来解答,但是丝毫不顾及师兄师姐的私人时间;或者与他人交谈时,经常心不在焉,还时不时打断对方的话;只注重自己的感受,但对其他人要求特别严格。

03

没有自己的底线

出现这种问题的学生,往往自身比较敏感且多为讨好性人格。体现在:不会拒绝别人的请求,即使是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也会牺牲自己的时间去尽力帮忙;为了试图假装合群而活的拧巴等等。为了交友而交友,容易将自己弄得身心俱疲,反而失去了最初的本心。

科研人如何做到社交自由

01

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相互的,当你对别人敞开心扉,别人也会真心待你。要突破自我,提升自我,主动走向组内的同学,怀着真诚之心与同门学生相处。另外,研究生活中也会有些小矛盾,这时要会与他人沟通,平时就多学习一些交流的方式和技巧,这样在人际交往中才能避免矛盾,收获友情,拓展自己的人脉关系。

02

掌握社交的技巧

对于给予自己帮助的同门,要学会感恩。比如一个师姐经常带你做实验,教你一些知识技巧,你可以通过请她吃饭或者赠送一些小礼物等等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学会真诚。交流过程中,要认真倾听、并给予自己的表情反馈,不打断别人;询问别人问题的时候,可以拿笔记本来记录一下;不要目的性太强,只有在求助别人时,才去与人交流,平时就不去理会。

强沟通力,强执行力。比如师兄师姐分配你一个任务,不要只是回复收到,要第一时间简要了解任务的主要内容,不懂的地方及时沟通;与他人约定好的事情,要说到做到,不要拖延;假设有师弟师妹来咨询你问题,也是同样的道理。

03

保持一定的边界感

对于他人不合理的请求,学会say no。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并没有义务非得去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一味的讨好,并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不要什么话都说,不要什么话都问。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要把握好分寸,不轻易评判他人的做法。尤其是不能在背后说坏话,被有心人听去后果不堪设想。

写在后面

总之,科研人在社交的过程中,要从自身出发,寻找根本的问题。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待人真诚,要学会积极沟通,学会感恩。除此之外,要保持一定的边界感,不要在交友中过度内耗自己。

参考来源

[1]贺欣.研究生同学之间人际关系质量改善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36):28-29.

[2]汪涓,王瑜,赵梦雪,吴宜虹,贺英,张晶轩,王菲菲,杨国愉.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人际关系特点的比较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2):665-666.

转自:“科研人KYR”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