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我,本科双非,想做科研好难……”

2023/2/13 9:32:58  阅读:192 发布者:

#经常有科研er问我们:

“找不到科研项目应该怎么办?”

“普通院校学生机会很少,好像只有成绩顶尖的同学才有机会。”

“平时学习就占用了很多时间,分出精力做科研后担心无法平衡两者。”

科研要趁早,这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一个事实。

趁早,意味着可以更早规划;

趁早,也意味着你有时间去试错;

一个很容易发现的现象是,无论选择保研、考研还是留学,甚至部分工作岗位,都对有科研经历的人更加青睐。但是普通院校的学生想要接触科研,却常常力不从心,能接触到的资源非常有限,很难做出成果。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聊普通院校学生的科研路,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可操作的建议~

双非不及985前几,差距可能就是学校资源

普通院校学生是否真的更难做科研呢?

答案是肯定的。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就是学校政策原因。可能普通院校科研指标并不像TOP院校的一样严苛,因此大多数老师可能会选择更加灵活的方式,例如进行商业合作、经营公司等。这样自然会没有那么多精力去指导所带的研究生,更别提本科生了,即使进入实验室的本科生,大概率也会被师兄师姐放养,沦为“刷器皿的劳动力”。

2017年的大学生科研调查结果也表明了目前的大多数普通院校学生的困境。

▲数据源于网络

TOP院校的老师会更欢迎本科生加入实验室,因为这些学生中,大多数也是他们未来硕博的人选,提前培养学生也是对今后工作的一种铺垫。同时科研训练也会关联着学校的各类科研竞赛,而本科生恰恰就是这些竞赛的主体参与者。所以普通院校的同学的科研困境便在此显现了。

普通本科生的科研困境

即使幸运地加入某个课题组,也有很多令人焦虑的事情,本科生的科研为何步步难行呢?

 01 导师热情,但进实验室后自由生长

导师表达了“十分欢迎加入!”,把你转交给师兄师姐之后便无影无踪了。师兄师姐忙于自己课题,根本无暇顾及你的科研,只让你做一些杂活。

 02 对科研流程不熟悉,盲目瞎做

由于对科研流程的不熟悉,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丝毫没有章法,只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进行实验,科研的速度迂回前进,消磨自己的自信心。

 03 有想法但不知道如何转化,内心干着急

对科研有着强烈的想法与好奇心,内心也有很多点子,但是不知道如何将这些想法转化为科研成果,也不懂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写论文,只能内心干着急。

如何化解科研难的问题,摆脱困境?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与TOP院校相差的并不是能力,而是合适的资源,所以即使是普通院校,我们也可以积极展开“自救”。

 01  走出课堂,多交流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资源来协助我们完成科研项目的。首先我们要走出课堂,与其他人多交流信息,多了解校内的各种组织,不要总是埋头于图书馆两点一线,这样很多信息会错失的。一般大学内会有大学生实践基地、XXX创新实践基地,这些都是学校为了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所建立的组织,不仅是在本学院,外学院的组织也可以大胆去尝试!

● 某理工学上岸学长

理工科科研是必须动手的,所以我会建议大家越早开始越好,因为学习的时间与成本也是有的,这样进行科研训练的时间也就越长,后面供你发挥的时间也会更长以及能抓住的机会也会更多。

  ● 某双非上岸学姐

周围竞争保研的同学很急于有科研经历,这时就体现出信息差的重要性了。本是边缘人的我能上岸多亏找到了在另外一个学院的科研组织~想想自己还是很幸运的~

 02 积极主动、自信向前

普通院校的学生并不是能力不足,而是没有合适的机会!在遇到困难时要集中精力解决事情,而不能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无限制地情感内耗。

 03理解科研的逻辑

最最重要的一点,尽早了解科研的底层逻辑!基本原则才能指导上层的行动,我们需要在明确知道科研是研究什么之后再规划自己的行动,这样才是理想的省时省力的办法,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

● 某想做科研双非小白

学院老师能走的全部去外面拉项目了,没有几个人再专心科研,即使我是成绩排名第一,也常常因为没有科研项目而焦虑,是真的希望可以尽早找到科研项目/(o)/~~

转自:“科研人KYR”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