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硬性状能否被代表?一次简化性状测量的探索 | BMC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23/2/10 17:55:57  阅读:153 发布者:

发表期刊:BMC Ecology and Evolution

论文标题:复杂性VS线性:异养原生生物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Complexity vs linearity: relations between functional traits in a heterotrophic protist

通讯作者兼第一作者:Nils A. Svendsen

DOI10.1186/s12862-022-02102-w

发表日期:2023111

功能性状是影响生物体表现和形成生态系统过程的表型特征。当使用功能性状来测量生物多样性时,在精力和资金限制下选择哪些功能性状来测量是主要挑战。

作为处理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Hodgson等人(Oikos 85:282, 1999)提出了两种性状的概念,一种是易于量化的软性状,另一种是与生态系统功能直接相关但难以量化的硬性状。如果这两种性状之间存在联系,那么人们可以用软性状来作为硬性状的“代理”,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快速且有意义的评估。

然而,这个框架基于两个假设:(1)硬性状和软性状必须紧密相连,以便利用其中一个进行可靠的预测;(2)性状之间的关系必须是单一和线性的,以便被最常见的统计技术(如线性模型、PCA)检测。

来源:pixabay

于是我们通过原生生物嗜热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的6个功能性状来探究这两个假设。这些性状在测量难度和功能意义上都有所不同,它们被分为:简单性状(形态性状)、适中性状(运动性状)和困难性状(耗氧量和种群增长率)。我们检测到性状之间的高数量(>60%)的非线性关系,这解释了使用线性模型和PCA分析只发现了低数量的显著关系。总之,这些分析没有发现任何足以用一个性状预测另一个性状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意义。

我们的结果强调,需要严格评估作为代理变量的功能特征与它们旨在反映的那些功能特征之间的关系。彻底评估这种关系是否存在于不同的物种和群落,以评估是否有可能通过收集容易测量的性状数据,来简化测量功能多样性的必要步骤。

转自:BMC科研永不止步”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