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鸦也懂“枪打出头鸟”?| Frontiers in Zoology
2023/2/10 17:52:27 阅读:147 发布者:
发表期刊:Frontiers in Zoology
论文标题:社会动态影响圈养渡鸦 (Corvus corax) 群体的捕食者斥逐行为(Social dynamics impact scolding behaviour in captive groups of common ravens (Corvus corax))
通讯作者:Christian R. Blum & Thomas Bugnyar
第一作者:Christian R. Blum
DOI:10.1186/s12983-022-00477-6
发表日期:2022年12月12日
捕食者防御对(群体)适应性会产生巨大影响。目前,反捕食者行为在表达上的个体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得到解释。现有的新型捕食者学习的研究要么集中于个体,要么集中于群体,而非两者兼有。个体环境中的测试可以评估学习或性格差异,而在群体环境中的研究则无法将此类个体差异与社会动态区分开来。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探讨了社会动态对个体反捕食者行为的影响。
来源:pixabay
我们训练了 15 只圈养渡鸦对一种新的实验性捕食者进行识别和反应,随后在 1.5 年内将它们在群体和单独环境中分别暴露于这种捕食者,以梳理个体差异与社会影响并评估两个假设:(1)群组中的部分个体出现了较弱的捕食防御反应,因为它们未能将实验性捕食者识别为威胁,导致在分开时反应较弱,或者(2)一些个体已经学会了新的威胁,但他们的防御反应强度在群体试验中由于社会动态(例如支配等级)受到抑制,导致当单独时斥逐(scolding)强度增加。
我们发现支配地位显著影响小组试验中的斥逐行为;地位高的个体比地位低的个体斥逐行为更多、更早。但是,在分离小组实验中,斥逐的持续时间不再受地位影响。
我们推测,高地位的个体利用他们的反捕食者反应来表明群体中的地位,而低地位的渡鸦在群体中可能会被压制、或不太能够表现出强烈的反捕食者行为。这表明,除了其招呼同伴或对捕食者产生威慑作用外,警报呼叫行为(alarm calling)还可能作为同种个体质量的标志。
转自:“BMC科研永不止步”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