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知识 | 关于学习型组织的二三事
2023/2/8 14:43:27 阅读:118 发布者:
1
什么是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企业组织理论的一种。学习型组织是有机的、高弹性的、扁平化的、人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是不断学习的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有五种方式,即自我超越、心智模式的完善、共同愿景的创造、群体学习和系统思考(即五项修炼),其中系统思考是核心。系统思考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基础是系统动力学,但系统思考更强调通过系统原型进行定性分析。因此,学习型组织理论是系统动力学方法在组织管理领域的成功应用。
2
学习型组织的起源
学习型组织最初的想法来自于麻省理工学院的 Forrester 教授。作为一名杰出的技术专家,他是 1950 年代初期建造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 “旋风”团队的领导者。他开创的系统动力学为研究人体动力学提供了综合方法。所谓动态的复杂性,就是把一切都看成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就好像是永无止境的流动。 1956年,弗雷斯特用他在自动控制中学到的信息反馈原理研究通用电气公司的存货问题时有了惊人发现,此后致力于研究各种信息与决策形成的交互结构企业内部。潮起潮落的形状会影响活动,进而影响决策本身。 Forrester 不做预测,也不只关注趋势,而是深入思考复杂变化的本质——整体动态运作的潜在机制。他提出的系统动力学在某些方面与自然科学中混沌理论和复杂性理论的最新发展所形成的概念是一致的。 1965年,他发表了一部名为《企业新设计》的著作,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以一种非常具体的方式构想了未来企业组织的理想形态——通过层级扁平化、组织计算机化和开放化。从隶属关系逐渐过渡到工作伙伴关系,不断学习和不断重组结构关系。这是关于学习型企业的最初构想。
3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要素
1、建立愿景:愿景可以凝聚公司上下的意志力,透过组织共识,大家努力的方向一致,个人也乐于奉献,为组织目标奋斗。
2、团队学习:团队智慧应大于个人智慧的平均值,以做出正确的组织决策,透过集体思考和分析,找出个人弱点,强化团队向心力。
3、改变心智:组织的障碍,多来自于个人的旧思维,例如固执己见、本位主义,唯有透过团队学习,以及标杆学习,才能改变心智模式,有所创新。
4、自我超越:个人有意愿投入工作,专精工作技巧的专业,个人与愿景之间有种“创造性的张力”,正是自我超越的来源。
5、系统思考:应透过资讯搜集,掌握事件的全貌,以避免见树不见林,培养综观全局的思考能力,看清楚问题的本质,有助于清楚了解因果关系。
学习是心灵的正向转换,企业如果能够顺利导入学习型组织,不只能够达致更高的组织绩效,更能够带动组织的生命力。
4
学习型组织的适用性
管理理论的发展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战略的柔性要求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由于社会环境、管理基础、制度效率等因素,引入学习型组织的时候,需要考虑其适用性。
一,要与社会环境及相关背景相适应,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不是拿来即用,学习型组织这一尚未成熟的理论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必须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
二,要与企业管理的基础相适应。在学习型组织案例中,都是管理基础比较好的企业。学习型组织是众多组织形式中的一个,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适合建立。
三,要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从制度效率角度来看,一个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一个能够实现其效用最大化的组织形式,不能刻意追求最先进的,而是应该采取最合适的组织形式。
转自:“云导师学术辅导平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