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高书国,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以下简称“二十大报告”)中代表党中央向世界宣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单独一章,置于二十大报告第五部分,战略地位突出,支撑地位明显,在党的历次报告中前所未有。
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一般而言,“新赛道”是以新技术新模式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或细分领域。进而言之,基础教育新赛道则是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背景下,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政策的新指向和竞争的新领域。
基础教育是教育体系的基座,是国民素质的基业,是教育强国的基石。教育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正在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转变,正在实现从基础教育大国向基础教育强国的战略转变。立足两个大局,中国基础教育要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发展优势、人才优势和质量优势,勇于承担新使命、新责任和新担当,善于开辟新思路、新领域和新赛道。
第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21世纪以来,科技进步、知识更新、学校变革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和教育模式。根据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8.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1.4%,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已经达到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取得的伟大成就,开启了建成现代化教育强国、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时代。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和典型标志,是中国基础教育提升现代化水平的新征程、新使命和新赛道。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人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教育质量标准,提升立德树人成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高水平落实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高质量高水平地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
第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赛道
2010-2020年,我国基础教育实现了基本均衡发展,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895个县都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这是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为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优质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更高形态,是从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到质量公平的理论升华和实践提升,是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新坐标和新赛道。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方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一种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和更高要求的均衡发展样态,也是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赛道。一是要以科学、系统、全面地加强中小学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任务,以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为目标,落实推进均衡发展试点工作,采取更大力度推进全国范围内135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县(市、区、旗)的创建工作;二是要扎实落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衡化行动,探索加快缩小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际差距,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典型经验和实践模式;三是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中小学校,为到2035年全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教育信息化智能化新赛道
教育信息化智能化是21世纪教育发展重要趋势,信息和通信技术已经成为学校系统提升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工具。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经济体连续制定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重大战略,增强教师和学生的数字化能力,确保学生更公平地获得数字化学习机会。2022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成立“世界数字教育联盟”“世界慕课联盟”和“数智时代发展大学联盟”,推进教育数字化全球发展。
信息与智能时代正在推动着教育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基础教育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主战场之一,在今后五到十年,教育信息化智能化必将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赛道,这是一个教育技术创新、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形态创新、教育模式创新的新赛道。2022年,教育部推出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更加高效、更加便捷的丰富教育资源。进一步持续高效地推进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科学组织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在学校数字化、课程数字化、教育资源数字化、教学手段智能化方面取得新突破和新进展;利用现代化网络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开辟新路径,为所有孩子共同发展提供新通道。
第四,高水平教育开放新赛道
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未来的中国基础教育将是更加开放、更富质量和更加自信的教育,坚持改革开放是中国基础教育坚定不移的方向,高水平的教育开放更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教育故事的重要平台。
在高水平教育开放的新赛道上,一是进一步完善中外合作办学制度,加强高水平示范型中外基础教育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建设。二是更加广泛地开放国际理解教育,提升中小学教师国际交往能力。三是主持开展国际中小学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交流传播基础教育教学经验。四是深化“一带一路”国家人文交流,加强与重点国家和重点地区开展中小学校人文交流,提升青少年体育、艺术交流水平。五是积极开展国际基础教育援助行动,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启动实施国际汉语推广中小学名师计划,促进汉语国际学习。六是坚持“双向开放”,积极筹备举办各基础教育国际性会议,更广泛地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向世界讲好中国基础教育的故事。
第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实施的重要教育发展战略。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是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一是借鉴相关国家经验,成立政府主导的高级别“英才教育委员会”,有计划地实施“英才教育计划”。加快建立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甄别体系、培养培训体系、持续成长体系。二是积极探索未来学校建设,倡导“大概念”“大单元”教学,打通学科内与学科间的学习壁垒,拓宽基于学校与现实世界相结合的学习路径,更加注重培养青少年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三是注重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即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情感能力,以及批判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优秀人才和拔尖人才成长开辟政策环境、教育环境和成长环境,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多样化路径实现卓越发展。四是将超常儿童培养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增长的重要途径,研究制定“英才学生”培养方案,做好顶层设计、经费支持、教育培养和监督保护,促进超常儿童成长成才。
第六,教育领军人才培养新优势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领军人才是教育发展的优质战略资源,是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推动力。2022年4月14日,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明确提出:“培养一批硕士层次中小学教师和教育领军人才。”要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的学历层次,改善教师结构层次,培养大批教育家型的领军人才。教育领军人才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与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育领军人才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任务。教育力、领导力、改革力和研究力是教育领军人才的四大关键能力。我们要高度重视从中小学一线发掘教育领军人才,从教研机构培养教育领军人才,在著名大学培养高层次教育领军人才。实施新周期名师名校长领航计划,培养造就一批引领教育改革发展、辐射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教育领军人才和教育家型的校长。依托部属师范大学等高水平师范院校,为地方师范院校定向培养硕士和博士层次教育师资。持续推进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着力培养一批乡村优秀教师,让教育家的赛道上更多地出现乡村教师的身影。
总之,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赛道,是一条高标准的赛道,一条高质量的赛道,更是一条高竞争的赛道。有直道,有弯道,还有坡道,不可能一路坦途。我们要自强自信、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开辟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新赛道,汇聚新动力,努力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建成现代化基础教育强国。
转自:“中国基础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