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Nature Communications | 磷酸肌醇枢纽连接CLE肽信号传导和极性生长素外流

2023/2/1 9:14:14  阅读:150 发布者:

植物分生组织是植物进行生长发育的重要组织类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初生根分生组织中的干细胞龛连续产生两个不同的原生韧皮部极,它们位于中央木质部轴的侧面。原生韧皮部筛管元件(PPSE)位于极中心,发育中的原生韧皮部筛管元件组织了邻近细胞组织的形成,另外分化的筛管元件细胞形成韧皮液进入分生组织末端导管。因此,PPSEs对根分生组织的维持和发育是至关重要的。生长素通过质膜整体PIN-FORMEDPIN)载体流出影响植物发育,并受到严格调控。分子变阻器在拟南芥根的原韧皮部筛元件的发育过程中控制PIN介导的生长素运输。变阻器蛋白BRXBRX)和BRX相关蛋白激酶PAXPAX)的质膜结合通过与磷脂酰肌醇-4-磷酸-5-激酶(PIP5K)的相互作用而增强。研究表明,BRX通过其受体BARELY ANY MERISTEM 3BAM3)抑制CLAVAT3/胚胎周围区域相关45CLE45)肽的自分泌信号。然而,过量的CLE45-BAM3信号如何干扰原生韧皮部的发育,以及它是直接还是间接干扰,目前尚不清楚。近日,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A phosphoinositide hub connects CLE peptide signaling and polar auxin efflux regulation”的研究论文,该文作者发现分子变阻器极性与PIP5K相互依赖,并揭示了CLE45-BAM3-PBL信号和PIP5K之间的拮抗作用。

作者发现,PIN1存在于早期的原生韧皮部筛管元件细胞中,而BRXPAX仅在胞质分裂完成时出现。PIN1的去极化引起根生长和韧皮部发育受损,但是不影响BRXPAX的极性和丰度,这表明变阻器蛋白的极性与PIN极性无关(图1)。

催化失活的PIP5K赋予变阻器极性而不加强其定位,这表明PIP5K具有支架功能。与BRXPIP5K极性的相互依赖性相匹配,BRX突变体在发育中的PPSE的根端表现出PI4P水平的增加,因此,作者研究了CLE45-BAM3信号是否可能影响磷酸肌醇平衡或PAX丰度,从而影响亚细胞PIN模式。结果发现,CLE45处理还诱导BRXPIP5K1质膜解离,PAX极性和丰度在bam3-brxBRxCle45突变体中基本恢复(图2)。这表明PIP5KPAX协同控制局部PIN丰度。CLE45-BAM3信号通过RLCK-VII/PBS1-LIKEPBL)细胞质激酶分支,以破坏变阻器定位的稳定性。这揭示了CLE45-BAM3-PBL信号和PIP5K之间的拮抗作用,从而影响生长素外排调节。最后,作者发现bam3突变抑制了pip5k突变体的根和茎表型,这表明CLE肽信号可能在各种发育环境中调节磷酸肌醇依赖性过程。

综合以上结果,作者绘制了PAX极性控制示意图(图3)。CLE肽信号传导和pip5k作用之间的拮抗作用发生在拟南芥发育的不同背景中。生长素流出的变阻器控制从属于局部PIP5K活性和CLE肽信号输出的一个不同分支之间的拮抗作用,BRX-PAX变阻器通过与PIP5K的相互作用增强生长素外排控制,以抵消BAM3-PBL34/35/36介导的CLE45信号的破坏。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36200-0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