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磕磕绊绊考博,梦圆南开

2023/1/31 13:40:10  阅读:102 发布者:

先介绍下个人情况:本科三本、专业工商管理,大二过六级,分数500+;研究生入学初试成绩402,非211、非985,专业金融学三年制,22年考博上岸南开。

研究生期间发了两篇北核,一篇导师一作,一篇独著。自己主持校级项目一个,参与导师项目两个,其他项目一个。参加过校级英语演讲比赛,也拿过奖,研究生毕业论文研二暑假之前就写完了。

正式复习考试一共6个月,本人比较贪玩,还有个人缘比较好的男朋友,所以过年前的复习状态几乎平均保持在一天五六个小时左右,确切来说比较贪玩,不太专注。除去过年歇了有一周,过年以后有一个多月开始比较投入,每天早上7点出门去自习室,晚上十点回寝室,中午带吃饭带午休有两个小时不到。

关于联系导师

问我最多问题的就是关于如何联系导师。有的人说,现在考博主要就是能联系上导师,如果联系上了,见一见,套套瓷,然后老师给个参考书目,考试范围什么的,到时候只要英语过线了就没问题了。这种想法如今成为了很多人的固有思维,其实导师和学生之间也是一种狼怕虎、虎怕狼的关系。

首先,导师害怕答应你来考试,给你承诺太多,你过不了初试,学生怕联系不上导师,或者联系上以后自己过了初试也会被关系硬的人挤掉。所以,一般没有通过导师介绍之类的联系导师,导师给的回复一般都是:欢迎报考。而且联系导师最好是放在每个学校出了招生简章以后,再联系,因为太早的话,不确定性太大,不只是导师那边有没有其他人提前打好招呼这种事情不确定性大,而且你是否会因为找工作或者是坚持不下去等其他事情导致你单方面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般每个学校会在10月份,或者更早出招简,你可以通过导师介绍,学长,同学,想报考导师所发表论文上附的邮件地址,院系的官方网站等各种方式联系到。只要你想,没有你办不到的事情。男生拿出追求自己喜欢的女生的态度去找,女生拿出追星的态度去找,就一定能找得到自己想找的导师的联系方式。

其次,综合很多学长学姐的意见,以及自己的体验,觉得很多老师应该会喜欢具有以下几种特点的学生:家庭条件是否支持你念书,会不会需要你在读书期间挣钱补贴家用,英语能力如何;女孩的话有没有男朋友,毕竟女博士在很多人看来也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导师也怕你将来嫁不出去;女孩的年龄老师也比较看重,毕竟结婚生宝宝这种事情多少都会对博士期间做研究有影响;男孩儿的话就比较随意一些,导师可能对这些外在的就在乎的较少一些。

此外,联系导师时发邮件要条理清晰,发表的论文、做的项目、英语水平、取得的奖励等最好都清晰罗列,而且表现出自己的真诚,考博圈上会找到一些范例,逢年过节的时候要记得给老师送去祝福。

我报了两个学校,一个是北京的某高校的一个著名老师,该老师来我们学院开过讲座,所以抓住这样的机会自己跟老师要了名片,自己的导师又向他引荐了我一下。考试前见过三次,第一次是导师主动要求见我,想了解一下我的个人情况,另外一次是赶上他又来我们院开讲座,导师安排我去机场接他。前两次接触下来,导师对我的情况有所了解,鼓励我好好复习考试,给我讲明了如果能顺利考上以后的博士毕业要求等。最后一次就是考试前一周去北京考试时跟他联系,去办公室见的,就带了点水果,而且老师依旧什么都没讲,就是说做题时细心,最后几天好好复习之类的,从头到尾都没有所谓的划重点。老师也希望能招到好学生,所以在进行初试前,只要是985的高校,老师还是比较有原则的。

报考的另外的一个学校是南开,南开要比北京的考试提前一周,报考南开的目的是当做北京考试的提前一次练手,因为南开和复旦一直都是自己心里的一个梦,从来不曾想过自己会考得上南开或者复旦,所以也一直没有报多大的希望,只是想着能提前体会一下考试的状态,恰巧男朋友家是天津的,就选择了南开。所以,没有提前联系过导师,没有参考书目。

所以,以我的经历来看联系导师与否,对考博的确有影响,但是联系不上也不见得考不上,这些都是我自己的一些体会,可能不太对,所以仅供参考。

关于申请审核

申请审核一般都是在暑假的时候出招生简章,大概统招开始报名以前(也就是11月份前后)就已经结束复试。理科申请的专业比较多,只要硕士期间科研还不错的都可以一试,文科的目前申请的还比较少,但是部分院校支持跨专业申请,只要留心,就能找到这样的学校。我当时试了南开和上海财经的申请审核,都不是自己想报考的专业,但是当时为求一试,说不定了呢。。。结果都没有成功,可以理解,毕竟专业还是不一样。南开就直接重新报名了统招,上财还专门打了电话说是专业不太一样,所以比较遗憾,但是希望能继续报考他们学校。

我的建议是,文科的孩子如果自己手里有两篇以上核心,主持或参与的有重大项目,导师关系比较硬,都可以试一试的,万一了呢?对吧!再说了申请审核的时候需要填的很多表格之类的,以后统招的时候也能用得上呢,只不过提前准备了而已。至于报名费,还是那句话,考上博士以后,一个月工资连什么成本都挣回来了。理科的孩子选择就会多一些,我身边有很多申请上北航、北理工的,只有一篇二作的影响因子还不错的文章就可以了,老师一般都是求贤若渴的,至于南开就不太清楚了。

总之,多尝试,总归不会吃亏的。

关于综合考核

专业课

专业课的复习很多学校是都不给参考书目的,如果你在前期能联系到老师,或者学长,要到参考书目,那就再好不过了。如果找不到的话,那上了本科和研究生这么久的学了,肯定会知道在某个专业上的哪本教科书是最权威的,很多学校也都一直在使用的。如果你是跨专业还是不了解的话,那就去问自己的老师叭,院里那么多老师,就算是在你们看来再次也肯定是有一两个有实力的,他们教了这么久的书,肯定能知道哪本教材在该学科里最好。所以就用各种方式找来吧,网上买,拿着老师的去印,博友的小伙伴分享,考博圈等等。。。我每门专业课都找到了两本书以上,一本较难一些的高级,一本较简单一些的中级。

第一遍复习我从中级开始看,每句话都做到能够理解,一本600页左右的书大概也就是半个月的时间,不懂的地方圈下来找自己的老师问。然后高级就比较难了,进度也比较慢,基本上快一个月了,而且到考试我也有一本高级的书都没看完,实在是看不下去,就找重点看的。前后我专业课课本看了6本书,有的找到课后题答案的书也连每一道课后题都看了。

第二遍的复习时间就比较紧了,我自己手写总结了每本书的重难点,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个阶段的复习时间我抓的比较紧,因为总结是一个需要高强度集中精力的事情,一本书总结的时间越短,记忆更集中,对于第一遍复习的巩固也更深刻。

最后一遍复习就主要集中在考前一周左右,将自己总结的重点又过了一遍,然后又侧重找了某些重点知识的可能出到的计算题,进行了着重复习。

同一门课,看过不下两本以上不同人编写的教科书就会发现,无论参考书目有多少,重点知识都是相同的。只不过有的书可能侧重某一个理论进行深度的探究,有的书可能更侧重于从整体上把握某个学科。有个姑娘问我,你报考了两个学校,两个学校都过了初试,可见你的专业课知识还是比较扎实的。我不敢承认自己专业课知识有多好,毕竟我南开的初试成绩并没有很高,但是我用考了两个学校的经验去讲,知识点真的也就只有那么多,考来考去也还是就那么多知识。

所以,无论是否找到参考书目只要用心复习,专心总结,就肯定没问题。

面试

几乎没有准备,群里很多人都说会考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毕业论文之类的相关问题,觉得既然是自己做过的东西,应该都还可以。考前三天到的学校,在酒店里准备了300字左右的英文自我介绍,看了看自己发的文章和毕业论文。复试也比较轻松,老师问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问问自己博士期间的研究计划就差不多结束了。老师态度很和蔼,虽然紧张但也尽量要求自己大方、得体、懂礼貌、咬字清晰,说话有条理。

停笔之前,接到公示名单,已确定拟录取,此刻很欣慰。一路走来,觉得自己很幸运。有太多比我厉害的孩子,复习也肯定有比我更有方法的,只是想写一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希望能给奋斗中的你们带来一些有用的东西。我的导师,学长学姐们都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我的父母在物质和精神上对我的支持,我的男朋友不断的给我勇气和信心、以及陪伴,男朋友妈妈也在不断的给我鼓励,让我觉得无比感恩。前面的路还有很长,我只希望自己能踏实、虚心、专心致志的做研究,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我初来南开,希望有同门可以多多关照。

也把我最喜欢的一句话送给自己和正在奋斗中的你们: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来源:研海拾珠

转自:“考博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