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美国单身千禧一代的同居和婚姻期望丨社论前沿

2023/1/31 9:40:29  阅读:153 发布者:

摘要

同居已经超越婚姻,成为青年时期最常见的经历。我们利用近期收集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数据(2011-2015年全国家庭成长调查)(N=1467)来检验年轻单身女性的婚姻和同居期望。在美国,似乎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第二次人口转变,因为单身年轻成年女性(18-24岁)对结婚的期望高于同居女性,并且绝大多数人期望或已经结婚。在期望结婚的年轻女性中,大多数(68%)希望与未来的配偶同居,但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希望按照传统的关系途径进入婚姻(先结婚再同居)。此外,弱势背景的女性表示对结婚的期望最低,但对同居的期望没有显示出教育梯度。婚姻期望遵循“不同的命运”模式,强调了教育鸿沟的日益扩大,但同居期望并非如此。我们的结果基于最近收集的数据,提供了对千禧一代婚姻形成决策的当代背景的洞察。

同居现在已经超过了婚姻,成为成年早期的典型关系经历,大多数人已经同居但尚未结婚。在过去,同居通常是通向婚姻的垫脚石。现在,同居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前往婚姻的道路。除了同居和婚姻的“脱钩”之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与多个同居伴侣生活在一起。用来理解婚姻和同居的历史变化的主要理论框架之一是第二次人口转型;它认为,观念或文化因素是家庭变化以及经济和结构变化的关键驱动因素。虽然上述的行为变化与第二次人口转型相一致,但第二次人口转型的一个重要原则在于遵循有利于婚外家庭生活的观念或社会规范。仅对行为数据的分析只能提供一个有限的视角来了解我们在家庭生活和亲密关系方面的文化地位,特别是在这项研究中,同居和婚姻之间的关系。鉴于大多数年轻人还没有结婚,行为数据在理解同居和婚姻之间的感知联系方面是有限的。此外,因为同居往往是一个草率的决定,行为测量可以说是关系偏好的不完美指标。

因此,了解最近一群年轻人的偏好对于衡量当前围绕婚姻形成的理想背景是至关重要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调查过年轻人的婚姻和同居期望。根据一项全国代表性调查,调查了同居和婚姻期望,以提高对年轻女性婚姻形成目标的了解。本文特别考虑了单身(即不同居或未婚)年轻女性(18-24岁)的期望,她们是后千禧一代群体(出生于1987-1997年)。通过评估结婚期望是否与同居期望相似,来研究婚姻和同居在预期关系未来方面的“排名”。

背景

许多研究人员分析了婚姻期望或同居者之间的婚姻期望。大多数对美国婚姻状况的学术评估都提到了婚姻年龄的增长,但注意到延迟并不意味着婚姻不受重视,因为大多数美国人期望结婚。因此,年轻人并没有拒绝婚姻;他们只是推迟结婚。

在成年早期,同居是千禧一代最常见的关系经历。在25-29岁的女性中,四分之三(73%)的人已经同居,但不到一半(46%)结婚。然而,同居年龄的中位数要低得多:女性21.8岁,男性23.5岁。此外,同居和婚姻之间的联系已经减弱,转向婚姻的同居者越来越少。在20世纪80年代,50%的同居者在开始同居的3年内结婚,而2005-2009年只有三分之一。

显然,同居和婚姻是关系范围的一部分,但迄今为止还没有研究同时涉及年轻人的同居和婚姻期望。只有两项已发表的研究考虑了同居期望,一项关注青少年,另一项关注年轻人,只关注同居期望,未包括婚姻期望。

当前研究

我们对当今年轻人的同居和婚姻的大多数了解都是基于行为模式,但行为却是一个不完美的关于婚姻形成的信念指标。对期望进行检验有助于确定形成的首选途径,重新构建当前的社会规范和关于婚姻和同居的想法。我们的首要目标是追踪千禧一代婚姻形成的理想方面,解决第二次人口转型提出的三个目标和不同的命运观点。

我们的首要目标是确定结婚期望是否与同居期望相符。虽然我们没有时间数据,但如果美国正在通过第二次人口转型,年轻人期望结婚的可能性和他们期望同居的可能性一样大。或者,如果我们在第二次人口转型中“停滞”,我们预计婚姻期望大于同居期望。

我们的第二个目标是通过确定对结婚的期望是否依赖于对同居的期望,来评估同居和婚姻之间联系的本质。与第二次人口转型理论相一致,我们预计,几乎所有希望结婚的女性也会期望与她们未来的配偶同居。然而,如果第二次人口转型停滞不前,相当一部分年轻女性将期待着更传统的婚姻途径,即期望结婚而不同居。

第三个目标是确定社会经济环境如何塑造女性对自己未来关系路径的看法。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同居模式与第二次人口转型的观点并不一致,即同居最初是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人行为的结果;在美国并非如此。我们预计,社会阶层将以一种更符合不同命运视角的方式与婚姻和同居期望联系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较优势的人对结婚有更大的期望,较弱势的人对同居有更大的期望。关于同居和婚姻之间的联系,我们预计较优势的女性更常表达对直接结婚(没有同居的婚姻)的偏好,尽管行为数据告诉我们,大多数女性,确实在婚前同居。相比之下,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可能认为同居是走向婚姻的途径,尽管有证据表明他们的同居关系不太可能以婚姻结尾。

数据和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2011-2015年的全国家庭成长调查的连续周期数据。全国家庭成长调查是由国家卫生统计中心进行的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横断面调查,包括有关婚姻、同居、生育历史、家庭背景、人口统计学指标、家庭态度和社会经济地位衡量标准的信息。考虑到全国家庭成长调查的复杂的调查设计,并确保在全国家庭成长调查用户指南中指定的估计数具有全国代表性,分析数据被加权。这些数据是独特的,因为包括了两个关于期望结婚和/或同居的问题,而全国家庭成长调查是最早也是唯一的研究,包括一个关于期望与未来配偶同居的直接问题。到目前为止,没有其他横断面、全国代表性的调查包括所有这些关于同居期望的项目。

在全国家庭成长调查中,有200118岁至24岁的单身(目前未结婚或同居)女性受访者,其中1977份同居和婚姻期望问题有有效的回答。我们的分析样本仅限于1951名对所有自变量都有有效应答的女性。为了捕捉同居和婚姻之间的联系,我们分析了人们对与未来配偶同居问题的回答。这个样本略小一些,只有那些报告期待结婚的女性被问及这个问题,结果共有1890名女性样本。为了展示我们的单身女性样本如何随年龄变化,我们包括了按年龄划分的女性婚姻地位分布,并基于2756名女性,代表所有18-24岁的女性。

结果

我们的第一个研究问题是关于同居期望相对于婚姻期望的强度。年轻女性表示,她们对结婚的期望明显高于对同居的期望。大约有一半的单身女性希望未来同居,但只有六分之一的女性有机会同居。单身女性对未来同居机会的平均应答(4分制)为2.46。相比之下,绝大多数,近93.5%的年轻单身女性报告有结婚的机会。对结婚机会的平均应答(4分制)是3.56。进一步的分析表明,95%的单身成年早期女性已经结婚或期望结婚,64%的同居过或期望同居。对结婚的期望超过了对同居的期望。

我们的第二个研究问题是,对结婚的期望是否基于同居的期望。与未来配偶的同居期望是一个信号,即同居被视为婚姻的途径。结果显示,有一定程度结婚期望的单身女性中,三分之二(68%)期望与未来的配偶同居。大约3%的人报告预计会同居,大约2%的报告预计不会同居。期望与未来的配偶同居的平均值为2.80,高于所有单身女性同居期望的平均值(2.46)。

下面的结果解决了第三个研究问题,即同居和结婚期望的社会阶层梯度。所有女性的婚姻期望都显著超过了同居期望,这也适用于自变量的每个类别。在社会阶层方面,同居和婚姻期望的差距最低(母亲受教育年限不足12年)。这种模式是由期望结婚的人驱动的。已婚女性在婚姻和同居期望方面的差异最小,但她们在成年早期单身女性样本中只占一小部分(2%)。与从未有过同居经历的女性(2.41)相比,有同居经历的女性对同居的期望是更高的(2.66)。在单身母亲中,她们对同居或结婚的期望差异相对较小,因为她们对结婚的期望较低(3.31),而对同居的期望较高(2.59)。认为宗教“非常重要”的女性,对同居的期望最低(2.01),而认为宗教“不重要”的女性,对同居的期望最高(2.90)。婚姻期望则相反,报告宗教信仰“非常重要”的女性婚姻期望最高(3.70)。

双变量模型表明,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与结婚的预期呈正相关。不出所料,条件最不利的人对结婚的期望明显较低。母亲受过大学教育的受访者表示,预期结婚的几率比母亲没有高中毕业的受访者高1.6倍。之前的婚姻或同居经历也与较低的预期结婚的几率有关。单身母亲也是如此;他们期望结婚的几率比没有孩子的同龄人要低得多。非西班牙裔白人或黑人女性之间的预期结婚的几率没有明显的差别,但西班牙裔年轻人报告说,预期结婚的几率较低。居住在城市地区的女性报告说,预期结婚的几率较低。在双亲家庭中长大的女性表明,预期结婚的几率更大。宗教的重要性也很重要;它的重要性越大,对结婚的期望就越高。多变量模型包括所有的协变量,在考虑了所有协变量后,母亲教育程度的显著差异不再存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母亲拥有不到高中学历的白人女性相对较少(6.7%),相比之下,黑人女性为12.0%,西班牙裔女性为33.3%。在多变量模型中,既往同居经历、母亲地位、家庭结构和宗教的重要性继续与结婚预期显著相关。

双变量和多变量模型显示,最少和最有利的单身女性,基于母亲的教育程度,报告了相似的期望同居的几率。之前的同居经历与期望再次同居的几率高出61%有关。已婚的妇女和单身母亲与各自遗漏的类别(即从未结婚的妇女和没有孩子的妇女)的妇女期望同居的几率相似。非裔美国人的同居期望程度低于白人。与两个生物学父母长大的女性报告,期望同居的几率更低。宗教信仰的重要性与较低的同居期望有关。在多变量模型中,种族和宗教的重要性仍然与同居的期望相关。模型表明,优势和弱势女性对同居作为婚姻的最终途径有着相似的期望。即使有相当一部分人期望与他们未来的配偶同居,他们也可能期望与他人同居。

讨论

随着美国结婚时间持续被推迟,且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有同居经历,将同居纳入家庭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认为,对婚姻和同居模式的评估不应该仅仅依赖于对行为的分析。在研究年轻人时尤其如此:只有一半的人在20多岁时结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考虑到成年早期女性对同居和婚姻的期望。

我们的研究表明,大约一半(54%)的单身女性希望同居,七分之一(15%)的女性表示会同居,39%的女性表示可能会同居。这些结果与另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年轻人调查中报告的水平相似。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单身女性都希望结婚(65%的女性选择是,28%的选择可能是),期待结婚似乎并没有一个普遍的文化“退缩”。因此,同居属于相当大比例的单身女性的关系范围,但未超过婚姻。这意味着在美国有一个我们所说的“停滞”的第二次人口转型。

文献来源:Manning, W.D., Smock, P.J. & Fettro, M.N.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Expectations Among Single Millennials in the U.S.. Popul Res Policy Rev 38, 327-346 (2019).

转自:“社论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