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几深教育李老师 ,作者几深教育李老师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偶然注意到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
在调查取样中,发现大部分的财富流向了少数人手里。同时,他还从早期的资料中发现,在其他的国家,都发现有这种微妙关系一再出现,而且在数学上呈现出一种稳定的关系。
于是,帕累托从大量具体的事实中发现: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这就是著名的大家耳熟能详的“二八定律”。
在考博兵法(47):你之前记单词的方法可能是错的中,我提到过“二八定律”。对于记单词来讲,你需要花20%的时间和精力去记单词80%的意思,剩下的20%的意思会占用你80%的时间和精力,你需要抓住前者规避后者。
《连线》杂志主编Chris Anderson在2004年10月的“长尾”一文中最早提出了“长尾”一词,用来描述诸如亚马逊和Netflix之类网站的商业和经济模式。
“长尾”实际上是统计学中幂律(Power Laws)和帕累托分布(Pareto distributions)特征的一个口语化表达。简单地说,所谓长尾理论是指,只要产品的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即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产生与主流相匹敌的市场能量。
也就是说,企业的销售量不在于传统需求曲线上那个代表“畅销商品”的头部,而是那条代表“冷门商品”经常为人遗忘的长尾。
“长尾理论”是对“二八定律”的逆反,“二八定律”强调抓主体抓主流抓最大的边际效应,而“长尾理论”则强调抓被大众忽视但是有巨大意义的边角。
对于考博人来讲,就时间这个角度,非常具有启发意义。
很多考博的学生有一个观念:只有在图书馆和自习室的时候才能学习。因为在这个场景下,可以有大块的时间,这无可厚非,整块的时间对于学习来讲非常重要。
但是也不能忽视碎片化的时候,牢牢把握碎片化的时候对于考博成功来讲同样意义重大。
你如果查看一下你的时间记录本(参考兵法36)或者反思一下你一天的所有行动,你就会发现其实碎片化时间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上课路上的时间、食堂排队的时间、挤公交车的时间、朋友逛商场你在门口百无聊赖的时间、宿舍里熄灯前舍友们吵吵嚷嚷的时间、洗漱的时间、课间的时间、楼下等人的时间、排队做核酸检测的时间。。。
零零碎碎的时间简直是太多太多,碎片化时间指的就是这些片段化的时间。
大块的时间每一个考博人都会非常重视,但是对碎片化时间的重视程度却千差万别,如果你把碎片化时间利用好,那你的竞争优势就会大很多。
碎片化时间的学习也是学习,本质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但是碎片化时间也有局限性,就是不能像整块时间一样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学。
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就要照顾到碎片化时间零碎的特征,做一些适合碎片化时间学习的工作。
“
第一、做工作量小的事情。
其实不仅要做工作量小的事情,最好做特别容易短时间内做完的事情,也就是说最好用碎片化时间做碎片化的工作。比如记单词,单词的单位就非常小,一个一个的彼此独立,碎片化时间多就多记碎片化时间少就少记,随时随地可以开始也可以随时随地结束。
如果你做需要花大量时间完成的工作,比如看一章很重要的专业书,你很可能看了一段,刚进状态就被打断,很容易再而衰三而竭。
“
第二、做思考类的事情。
碎片化时间你大概率是不方便拿着课本或者拿出课本,更没有记记写写的条件。但是手机无论如何你会带着,除了用手机软件记单词之外,你还以做的就是思考类的工作。
也就是在脑海内回顾学过的知识点,这种思考不需要你拿东西,只需要大脑运转就可以。这种思考可以随时随地开始,可以很好的检测你的学习效果,同时巩固复习已学的知识。
“
第三、做难度很大的事情。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难度很大的任务,大到给你很大的心理压力,你不愿意去面对,所以迟迟不愿意开始。这时候你就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每次思考一点点,推进一点点,反正就想一想,不需要你正儿八经的去攻坚,你的心理压力就小很多。
就像啃一个难啃的骨头,这里啃一下,那里啃一下,慢慢的就啃干净了。通过一点一滴的思考和琢磨,看似很难的任务就被一点点撕裂,变得没有那么难了,关键是你自己也不会感到巨大的压力,因为压力被分散了,而且还容易产生小确幸的感觉。
“
第四、做机械性的事情。
如果你处在一个很嘈杂的环境,或者需要你分散精力的场景,比如有一句没一句的和同学们聊天,那你就不能做思考类的工作,很容易懵掉。
此时适合做一些机械性的工作,不需要你的大脑有过多的思考,可以随时开始,随时停止,随时能接上头。当然已经很熟悉的知识回顾,也可以此时做。
碎片化时间的作用在于积少成多,多学一点是一点,多学一个知识点多赚一个,碎片化学习也是整块学习的重要补充和润滑。
Google是一个最典型的“长尾”公司,其成长历程就是把广告商和出版商的“长尾”商业化的过程。以占据了Google半壁江山的AdSense为例,它面向的客户是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型网站和个人—对于普通的媒体和广告商而言,这个群体的价值微小得简直不值一提,但是Google通过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广告服务,将这些数量众多的群体汇集起来,形成了非常可观的经济利润。
图书出版业是“小众产品”行业,市场上流通的图书达300万种。大多数图书很难找到自己的目标读者,只有极少数的图书最终成为畅销书。由于长尾书的印数及销量少,而出版、印刷、销售及库存成本又较高,因此,长期以来出版商和书店的经营模式多以畅销书为中心。网络书店和数字出版社的发展为长尾书销售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市场。在这个市场里,长尾书的库存和销售成本几乎为零,于是,长尾图书开始有价值了。销售成千上万的小众图书,哪怕一次仅卖一两本,其利润累计起来可以相当甚至超过那些动辄销售几百万册的畅销书。如亚马逊副经理史蒂夫·凯塞尔所说:“如果我有10万种书,哪怕一次仅卖掉一本,10年后加起来它们的销售就会超过最新出版的《哈利·波特》。”
碎片化时间很不起眼,但是你利用好了,一定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简介 PROFILE
李老师 北大博士
本科二本,后考研进入北大,博士继续留在北大。亲自辅导过32个北大硕士,21个博士
转自:“考博早知道”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