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分享丨历史的“遗产”——长寿家族企业价值观导向研究
2023/1/30 14:56:04 阅读:134 发布者:
作者简介
邹立凯,汕头大学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创业与家族企业管理;
黄夏韵(通讯作者),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长寿家族企业;
李新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中山大学中国家族企业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家族企业管理、创业管理。
研究缘起
本文研究动机主要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项目:家族企业国际化与创新:基于制度-文化的比较研究(批准号:71810107002),是该项目专题五“华人家族企业的跨地区比较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在开展长寿家族企业跨地区比较分析时发现,在日本等亚洲国家,有一批数量不少的家族企业突破“富不过三代”魔咒,成为百年基业长青的长寿家族企业。纵观全球,日本这片长寿企业成长的沃土,孕育了全球最老的企业——经营逾1400年的寺庙修筑企业“金刚组”,也拥有全球最多的长寿企业。长久以来,长寿企业保存和延续传统商业伦理,长寿企业似乎也打上了历史的烙印。这些长寿企业在商业经营大多享有良好声誉,被认为是小而美的代表,并且在经营上表现出诸如“顾客至上”、“专注本业”、“匠人精神”、“家族团结”、“员工忠诚”及“社会共存”等经营价值观为人津津乐道。但从学术角度却较少有学者关注到这些长寿企业何以形成以及在上百年经营过程中如何维持这些传统经营价值观。
理论渊源
Penrose(2009)在其著名的企业成长理论中提到,企业成长理论的前提假设:历史是重要的,企业的成长是基于知识积累的历史演进过程,历史是现在的重要解释变量。Gieryn(2000)则认为,对于组织研究学者来说,没有历史,任何有趣的事都不存在。因此“历史”如何影响“现在”应该成为组织研究领域一个直面的话题,因为它代表了一类广泛且重要的现象(Marquis and Tilcsik,2013),即组织现在的状态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历史经验、条件和约束的反映。尽管企业成长理论对后来成立的资源基础论(RBV)影响巨大,但其理论的前提假设——历史视角却没有获得足够的关注(Jones and Khanna,2006)。后续,尽管从历史视角出发的组织研究有了一定成果(Calori et al.,1997;Greenwood et al.,2010),这些成果对历史的存在性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但大多以控制变量存在。
西方学术界于半个世纪前,有学者提出理解“历史”对“现在”作用的重要概念——印记(Stinchcombe,1965)。组织研究最初引入印记概念就是来解释个体、组织及种群如何受到初始条件和约束而形成反映某些外部环境或时代特征的印记,并且对组织当前和未来产生深刻影响(Marquis and Tilcsik,2013)。印记理论主要认为企业是成立时环境的反映,在印记作用下,外部经济、社会、文化及社会资源的可获性决定了组织的结构、行为和战略,并且能够在传统压力和利益保护下随时间保持稳定(Stinchcombe,1965;Johnson,2007;Marquis and Tilcsik,2013)。
而制度无疑是企业外部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North(1990)指出制度变迁决定了人类历史中的社会演化方式,因而制度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因素。而从组织领域视角形成的制度理论,则假定制度是影响企业经营行为的关键要素,认为组织为了生存需要遵循或满足所依存环境中主导的规则和价值信念体系等合法性要求(Powell,1983)。近年来,结合制度视角与印记理论的研究提出了系列重要命题(戴维奇等,2016;韩亦等,2018;Han et al.,2014):(1)初建企业的行为会受到敏感时期制度环境的印记持续影响;(2)创始于不同制度环境的企业表现出组织结构、行为和战略的差异性;(3)这种差异性是集体性趋同的,而非单独只存在某一企业中。这一命题也被部分学者以理论与实证的方式所验证,如Kriauciunas and Kale(2006)研究发现社会主义和市场主义制度环境会导致不同时期的企业组织战略方面的差异。
研究创新点
目前大多研究还是聚焦于较短或转型时期的制度环境对企业的印记作用(Wei,2017;Shinkle and Kriauciunas,2012),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长时段企业样本和资料上的收集困难,这给实证探究特定历史情境对企业的烙印造成一定的难度。而长寿企业则正好为检验不同时代成立的企业是否被所处的制度环境打下烙印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样本。成长于特定时代背景下的长寿企业大多带有时代烙印。特定敏感时期的制度环境条件可能对这些企业产生深远影响,使得长寿企业表现出某些特定时代的印记特征,这些特征可能持续影响企业数十年甚至数代的经营。本文试图从制度烙印角度对长寿家族企业价值观导向进行历史考察,试图回答成立于不同历史时期的长寿家族企业经营价值观的历史根源问题。此外,长寿企业大多由家族多代持续经营,由于家族目标、代际传承等家族涉入特征,这些特征可能使得制度烙印在家族企业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经营过程呈现出特有路径和机制,但目前有关印记研究很少涉及到家族企业这个独特的组织情境。本文重点探究由于家族涉入形成的家族控制对印记效应延续起到何种角色?
理论贡献与研究启示
本文可能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理论贡献。第一,从历史维度增加对长寿企业特有经营特征的认识和理解。将印记理论结合制度视角引入长寿企业研究中,通过对历史制度烙印的情境和理论探索,解释长寿家族企业传统经营价值理念历史起源,揭示了特定历史情境对长寿企业的深刻影响。第二,挖掘家族涉入与印记效应内在作用机理。将制度烙印与家族组织联系起来,发现形成的制度烙印在高家族控制的长寿企业越能延续,揭示了以家族为经营主体的商业组织在维持传统延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拓展了制度烙印在家族企业组织情境研究,长寿家族企业经历过不同时代变迁,是一个极好探索不同时期制度烙印的组织情境,本文以长寿家族企业为对象检验制度烙印理论在家族企业的适用性。
本文对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有重要借鉴意义。如何找寻和挖掘企业商业伦理,或许可详细追溯企业商业伦理差异特征的源头所在,特别是追溯特定历史时期下制度环境对企业经营价值理念的塑造及影响。研究结论提示:一方面,需正视企业经营价值观形成与所在宏观制度环境息息相关,政府除了要制定有利于企业健康经营的制度政策,还应倡导符合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价值观,减少企业经营的投机性和经济逐利性,给企业一个健康、有利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对企业的实践启示,历史积淀的价值观已深深烙印在长寿家族企业经营的各个层面,成为其维持百年基业长青的不二法门。这提示企业自身要结合实际,形成合理的价值观取向指导经营行为,不能盲目追逐潮流而摈弃一直恪守的商业伦理等价值观。
心得体会
本研究尝试结合历史分析,将历史情境纳入企业管理研究,这是一项富有挑战的研究。我们也意识到历史是个多维度的综合因素,仅关注历史中的制度因素,可能会缺乏了对其它因素的理解。我们特别感谢外审专家对本研究在选题创新上的肯定,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帮助我们进一步完善论文,也特别感谢《南开管理评论》编辑部的老师,文章得以顺利发表。
原文引用
邹立凯,黄夏韵,李新春.历史的“遗产”——长寿家族企业价值观导向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22,25(6).
转自:“南开管理评论”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