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考古和现代数据解读木瓜红的古生物地理学历史 | BMC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23/1/29 14:58:41 阅读:173 发布者:
发表期刊:BMC Ecology and Evolution
论文标题:利用化石和现存花粉和果实数据解读木瓜红的古生物地理学历史(Unravelling the palaeobiogeographical history of the living fossil genus Rehderodendron (Styracaceae) with fossil and extant pollen and fruit data)
通讯作者兼第一作者:Christa-Charlotte Hofmann
DOI:10.1186/s12862-022-02097-4
发表日期:2022年12月15日
现存木瓜红属 (安息香科) 的物种如今主要局限于温暖的东亚温带至热带气候地区,而该属在欧洲始新世晚期至上新世较温暖时期的果实和花粉化石中被发现。为了推断哪些现存物种与这些化石关系最密切,我们比较了六个现存物种的花粉和果实形态的新数据,以及花粉化石和过去描述的木瓜红果实化石的其他新数据。
来源:pixabay
花粉和果实化石都类似于现存物种越南木瓜红(R. indochinense)、广东木瓜红(R. kwantungense)、革叶木瓜红(R. macrocarpum)和小果木瓜红( R. microcarpum)的形态混合体,因此意味着这些现存分类群和欧洲化石分类群代表一个古老的欧亚谱系,而现存贵州木瓜红(R. kweichowense)和长山木瓜红(R. truongsonense)的花粉和果实形态与所研究的化石和其他现存物种大不相同,故被认为是独立演化的。
木瓜红的古生物地理学历史显示,其欧洲谱系的化石成员在气候最佳时期最为突出,如古新世-始新世极热期(PETM)、早始新世气候最佳期(EECO)和中新世极热期(MMTM)。然而,在上新世期间,当气候变得寒冷干燥时,该种属在欧洲灭绝,但向东方迁移,很可能在灭绝前就沿特提斯海经历了两次扩散事件。小果木瓜红在喜马拉雅山东南部的残存,表明了其此前向最西面迁移,而分布在东部的革叶木瓜红和广东木瓜红,可能在中新世之前就已经向东迁移了。
转自:“BMC科研永不止步”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