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中南大学&湖南中医药:肝脂质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了青钱柳黄酮预防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机制

2023/1/16 17:23:27  阅读:138 发布者:

导读

青钱柳是一种特殊的甜茶,由于其甜味和多种疗效,青钱柳叶在中国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功能茶食用。先前研究发现,青钱柳叶茶(甜茶)在高脂血症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的降血脂作用。其中,青钱柳黄酮(CPF)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脂肪和抗炎活性。然而,我们目前仍不清楚与脂代谢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以及CPF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潜在机制。在此,我们将脂质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相结合,以阐明其预防小鼠NASH的功效和相关机制。补充CPF100 mg/kg)不仅显著降低NASH小鼠的体重和肝脏重量增加、胆固醇和三酰甘油(TGs)水平,并且不影响进食,而是通过显著降低肝脏炎症评分和肝纤维化面积,从而改善了肝脏脂肪变性。脂质组学表明,预防NASH的效果与TG、二酰甘油(DGs)和神经酰胺(Cers)水平的降低密切相关。此外,蛋白质组学还表明CPF促进了肝脏的代谢稳态。我们通过蛋白质组学和PCR验证了相关靶点乙酰辅酶A羧化酶1I型胶原α1。上述发现表明,脂质稳态的再调节可能是CPF保护NASH的潜在机制的关键途径。

亮点:

1. 补充青钱柳黄酮类物质可显著改善肝脏脂肪变性,具有明显的降脂、抗炎、抗纤维化作用;

2. 脂质组学表明,预防NASH的有效性与肝脂质组学分析显示的甘油三酯、二酰甘油和神经酰胺水平的降低密切相关;

3. 蛋白质组学和PCR结果显示CPF促进肝脏代谢稳态的相关靶点为乙酰辅酶A羧化酶1

论文ID

原名:Hepatic lipidomics and proteomics analysis reveals the mechanism of Cyclocarya paliurus flavonoids in preventing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in mice

译名:肝脂质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了青钱柳黄酮预防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机制

期刊: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

IF5.223

发表时间:2022.11

通讯作者:徐康平 & 王义坤

通讯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和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期刊名,查询-预测期刊影响因子:

实验结果

1 生化分析和组织学分析评价CPF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

1. 补充CPFAMLNAmylinNASH)饲料诱导的肝脏脂肪变性具有保护作用

2 生化分析评价CPF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降脂作用

A)体重变化(B)肝脏重量。(C)肝脏重量比=100%*肝脏湿重/体重。(D)血浆TG含量。(E)血浆CHOF)血浆LDH含量。(G)肝脏TG含量。(H)肝脏CHO含量。

2. 脂质组学分析表明,CPF的补充促进了脂质代谢的平衡

1 CPF调节的差异脂质标志物

5 显著差异脂质种类的热图

3. 蛋白质组学分析表明,补充CPF可改善肝脏脂质代谢,预防肝纤维化

6 使用OPLS-DA模型筛选与疗效相关的显著差异蛋白质种类

7 AACCA蛋白表达。(BACCA基因表达。(DCOL1A1蛋白表达。(ECOL1A1基因表达。

4. 验证相关基因

近年来,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已成为NASH治疗的最有前景的靶点之一,值得一提的是,ACC1的表达通过PCR从基因水平得到了验证。PCR和蛋白质组学均证实,CPF处理显著降低了ACC1的表达。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ACC1和脂质种类之间的关系。

NASHNAFLD中更具危险性的亚型,据估计到2020年将成为肝移植的主要原因。除脂质紊乱外,炎症和纤维化都是NASH的重要表现。纤维化的存在是NASH患者死亡率的最强预测因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治疗)。白细胞介素6IL-6)是NASH的重要炎症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I型胶原α1COL1A1)和金属肽酶抑制剂1TIMP-1)是NASH的纤维化标志物。此外,CPF显著降低了COL1A1ACCA的表达,如图7所示。由于NASH的病理复杂性,降脂剂也显示出抗纤维化和抗炎活性(图7),可能比单一降脂剂更有潜力发展成为治疗NASH的治疗药物。当将我们的结果与之前的研究进行比较时,必须指出,CPF不仅显示出显著的降脂作用,而且具有抗纤维化和抗炎活性,这可能成为一种有前景的药物。虽然有这些有希望的结果,但是在未来的迭代进一步研究中,CPFNASH小鼠中抗纤维化和抗炎症的系统机制可能实际上显示出更大的效力。

结论

总之,本研究已使用脂质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了调节的脂质相关生物标志物,以及NASHCPF降脂作用的潜在机制。组织切片染色分析和生物化学表明,补充CPF可以系统地改善脂质代谢,通过降脂、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改善肝脏脂肪变性。通过肝脏脂质组学分析,这些降脂作用与DGsTGsCers水平的下降特别相关,49种脂质被确定为潜在的脂质生物标志物。蛋白质组学分析和PCR也显示CPF抑制肝脏ACC1与降脂作用相关。上述发现表明,脂质稳态的调节可能是NASHCPF机制的关键途径。CPF通过抑制ACC1预防NASH的详细分子机制需要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75646462200411X?via%3Dihub

转自:“如沐风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