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新年大爆发!4所985,发Nature

2023/1/16 10:24:26  阅读:121 发布者:

来源:青塔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均在Nature上发表研究文章,中国顶刊发表在新年后迎来首轮大爆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11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彦武课题组与韩国蔚山国家科学与技术研究院Rodney S. Ruoff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杂志在线发表题为“Long-range ordered porous carbons produced from C60”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以α-Li3N为催化剂的C60粉末在常压条件下以克量级制备了一种新型碳——长程有序多孔碳(long-range ordered porous carbon, LOPC)LOPC由连接破碎的C60笼组成,保持长周期,并已通过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魔角自旋固态核磁共振光谱、像差校正透射电镜和中子散射进行了表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飞特任副研究员(实验)、倪堃特任副研究员(理论)、东南大学徐涛副教授(球差电镜表征)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Rodney. S. Ruoff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彦武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获得了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经费的支持。

朱彦武介绍,“这里的长程有序多孔碳晶体,微观上具有多孔特征但完整保留了晶体的宏观周期性,是一类新的人工碳晶体,未来可能在能量存储、离子筛分、负载催化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电荷注入技术为构建这类碳基晶体材料提供了一种拼‘乐高’式的制备技术,有望成为在原子级精度上调控晶体结构的新手段。”

《自然》审稿人称,“论文中给出的结果令人信服,对晶体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2023111日,南京大学王欣然、施毅及东南大学王金兰共同通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Approaching the quantum limit in two-dimensional semiconductor contac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强范德华相互作用使单层二硫化钼与半金属锑的能带杂化使电接触接近量子极限。触点具有42欧姆微米的低接触电阻,在125摄氏度下具有出色的稳定性。

该工作由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共同完成。南京大学王欣然教授、施毅教授和东南大学王金兰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等资助,以及南京大学微制造与集成工艺中心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王欣然教授课题组聚焦二维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技术,在大面积单晶材料生长(Nature Nanotech., 16, 1201 (2021); Nature, 605, 69 (2022))、超薄介质集成(Nature Electron., 2, 563 (2019))、三维异质集成(Nature Nanotech., 16, 1231 (2021))等方向取得多项重要进展,2022年荣获第四届“科学探索奖”,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浙江大学

2023111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张余研究团队和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Robert Landick团队以及浙江大学冯钰团队合作在Nature上发表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intrinsic transcription termination”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报导了细菌固有转录终止关键中间态的冷冻电镜结构,还原了细菌固有转录终止的全过程,揭示了细菌RNA聚合酶在转录终止序列暂停转录,RNA发卡结构在RNAP内部折叠并诱导RNA释放的分子机制。该研究拓展了人们对于转录终止的认识。该成果提出的“DNA-rewinding triggered RNA release”机制为真核RNA聚合酶的转录终止机制提供了参考。

转自:“学术人”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