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中国援助与众不同吗?|社论前沿

2023/1/12 17:18:33  阅读:161 发布者:

编者按:本期的文章比较了中国和其他五个大型的对外援助国家(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在对非洲国家援助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更加关注受益国的需求,法国和中国则更关注自身的利益。但是,中国并不是一个纯粹自利的国家,与其他西方援助者相比,中国对于贫穷国家的援助更多。而且,作者发现,商业利益并不影响中国的援助分配。这与西方国家不同,因为他们更多地援助自己的贸易伙伴,而且英国和法国也更多地支持自己以前的殖民地。

这是社论前沿第S3221次推送

微信号:shelunqianyan

引言

在西方的很多批评者眼中,中国一个“与众不同的”援助者。这种批评有根据吗?中国真的与其他援助者不同吗?直到最近,因为缺乏公开的资料和比较性的数据,有关中国对非州国家进行援助的研究十分有限。为了解决这一局限,Strange等人利用中国于2000-2013年间在非洲的各种官方经贸活动信息,汇总了一个时间序列数据集。本文作者利用这个数据,对中国及其他主要的援助国,包括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进行了比较分析。他们试图探究(1)哪些因素决定了中国对于非洲国家的援助金额,(2)这些因素的重要程度,以及(3)这些因素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

背景

官方发展援助(of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ODA),指的是用以改善受益国经济发展和福祉的政府性援助。更具体地说,官方发展援助是官方机构开展的援助,而且这种援助是优惠性的,包括自主和贴息贷款等。官方发展援助不包括军事援助,以及主要用于商业目的的交易。

援助国可以将援助用于多种目的。本文将这些目的分为四类,包括受益国的需求、受益国的特质,援助国的自我利益,以及援助国和受益国的历史和文化的亲近性。援助分配通常包括两个步骤:援助国需要选择他们的受益国,然后决定给予受益国多少援助。

经验研究表明,不同援助国在援助分配的模式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大多数研究都聚焦于差异。一些国家可能给予贫穷国家更多援助,另一些国家的援助则会出于自我利益考虑。比如,日本对于那些在联合国为其投票的国家提供更多援助,而美国会更多地援助贸易伙伴,少量其他援助国则会考虑受益国是否有完善的政策和制度建设。

在这些较大的援助国之外,既有研究对于其他援助国的关注较少。尽管中国被称作是“新的援助国”,但是中国自上世纪50年代起就已经在向非洲提供援助了。一些人认为,中国的援助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因为中国并不试图挑战既有的援助格局,而是为受益国提供了另外的援助渠道。

中国的援助模式

为了分析不同国家的援助分配模式,作者使用了Strange等人在2017年汇编的数据。从下图可以看到,在2000年到2012年间,中国对于非洲国家的援助额度从1亿美元上升到了67亿美元。在这期间,援助对象的数量已从15个国家上升到了30个国家。在2012年,中国对于非洲国家的援助额几乎赶上了美国,而且远超其他国家。

1 不同国家的援助额度变化趋势

分析表明,受益国对于台湾的看法对中国的援助分配具有最大的影响。对于那些承认台湾的国家,中国很少对其进行援助。与台湾建交可以解释中国援助分配大约13%的变异程度。其次,受益国在联合国大会上的表现似乎并不太影响中国的援助。受益国是否生产石油也不会影响中国的援助。

受益国的需求能够影响中国的援助分配。受益国的人均GDP与中国提供的援助呈负相关。受益国的人口规模以及受灾人数也不影响中国的援助分配。

就受益国的特质而言,受益国的政策环境并不与中国提供的援助相关。受益国是否说英语与援助获得呈正相关。当然,这一结果可能存在局限,因为Strange等人的数据收集工作主要集中于中文和英文文献。另一种可能是,英语是中国使用最多的外语,因此,中国官员、援助工作者以及当地人使用英语交流会更加容易。

不同援助国间的比较

作者进一步比较了中国与其他五个大型的援助国,并且得出了三个主要的发现。第一,对于中国援助分配的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因为模型只解释了援助变量中27%的方差。其次,不同的援助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没有任何一个因素可以在所有国家中都发挥作用。相比中国,其他的援助国都倾向于对自己的贸易伙伴提供更多的援助。第三,四类解释因素的重要性程度有所不同。如图2所示,在英国、美国、日本和德国中,受益国的需求是最主要的解释因素。但是在法国和中国,援助国的利益似乎更加重要。而且,英国和法国更倾向于对前殖民地国家进行援助。

2 不同因素对于援助分配的影响程度

小结

本文表明,中国对于贫困的非洲国家提供了较多的援助,这与英美日德等国家一样。这也表明,中国并不是一个纯粹自利的援助国。其次,作者发现,商业利益,比如贸易和获取自然资源,并不能决定中国对于非洲国家的援助。这也与西方援助国产生了强烈对比,因为这些国家更愿意支持贸易伙伴。

第二,对于法国和中国,自身利益的解释能力相对较强。两个国家的自身利益并不一样。对于法国,援助分配更关注贸易伙伴。对于中国,是否认可“一个中国”政策是影响援助分配的重要因素。这表明,中国的援助并不是出于商业利益,而是政治考虑。

第三,受益人的特质不能解释中国对于非洲国家的援助分配。第四,历史亲近性对于援助分配也很关键。特别是对于英国和法国,他们对前殖民地提供了更多援助。而且,英国更倾向于援助英语国家,法国则与之相反。

总之,这篇文章表明两种援助模型可能同时存在。一种是以英美日德所代表的援助模式,他们更加关注受益人的需求。另一种是以法国和中国为代表的援助模式。中国的援助也回应了受益人的需求,因此与其他国家并不是完全不同。而且,所有的国家在援助的规模上差异悬殊。

END

文献来源:Hoeffler, Anke, and Olivier Sterck. "Is Chinese aid different?." World Development 156 (2022).https://doi.org/10.1016/j.worlddev.2022.105908

转自:“社论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