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篇!985高校,发Nature
2023/1/12 14:36:46 阅读:138 发布者:
1月4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以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题为“Neogene burial of organic carbon in the global ocean” (新近纪全球大洋有机碳埋藏)的文章。论文由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李孜晔博士为第一作者,美国德州A&M大学张一歌博士(终身教授)为通讯作者,并联合来自美国莱斯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的知名学者共同完成。这是中国海洋大学新年首篇Nature。
该研究综合了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在全球不同海盆共计81个站位上的岩芯总有机碳测试数据和地质年代框架,建立了基于海底有机碳埋藏速率的自下而上(Bottom-up)计算方法,首次揭示了新近纪 (23.0-3.0 Ma) 海底有机碳埋藏的变化历史,发现海底有机碳埋藏的时空变率远高于以往的估计。研究指出,在上新世和中新世早期全球近海、陆架和深海沉积扇普遍存在有机碳埋藏的峰值,这与造山期隆升和(或)冰川侵蚀导致的高沉积物通量密切相关,陆源物质输入通量高的区域因而成为有机碳埋藏的“热点” (hotspots);而在开阔海洋,海底有机碳的埋藏则更多地受到海洋生产力变化的影响。在中新世的中期,气候变暖导致海洋中异养细菌新陈代谢速率加快,有机质再矿化速率升高,使得海底有机碳埋藏速率降低,从而对气候产生正反馈效应。这一结论对于认识地质历史时期以及当前全球变暖背景下海洋有机碳埋藏、全球碳循环和气候系统演变均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413-6
来源:湘潭大学 等
转自:“小木虫”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