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由5-羟甲基糠醛高选择性电化学合成生物燃料2,5 -二甲基呋喃的非贵重双金属合金

2023/1/9 16:57:39  阅读:156 发布者:

摘要

羟甲基糠醛转化为DMF因其作为汽油替代品的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电合成具有显著的优势,是一种强有力的绿色工具,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的途径。本工作以水为氢源,电催化还原5-氢甲基糠醛(HMF)合成2,5 -二甲基呋喃(DMF)。研究了非贵金属CuNi双金属电极在羟甲基糠醛电催化加氢中的性能。采用XRDSEMXPSBET等技术对电极进行了表征。DMF的法拉效率为88.0%,转换选择性为91.1%CuNi双金属电极在HMF还原为DMF过程中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实验内容

铜箔的粗糙度如图a所示。可以推断,Cu2+离子的位移在运动上是快速的,在靠近铜箔表面处迅速耗尽,由于Cu2+离子的扩散受到限制,形成树枝状分形形态(b)。这种特殊的形貌有利于增加电极的表面积,同时保持CuCu晶体之间良好的电连续性。从图1C可以看出,Ni沉积后仍保持树枝状形貌。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EDS)和元素映射分析研究了CuNi电极的元素分布。结果表明,CuNi电极含有Cu 82.1%Ni 17.3%和微量氧(D)。图E的结果表明,Ni元素主要沉积在Cu枝晶突出的区域。

对双金属电极的XPS总体测量(a)表明,电极中的元素主要由铜、镍和氧组成。氧元素可归因于暴露在空气中的表面氧化。图B显示了在932.1 eV952.4 eV的结合能下Cu 2p1/2Cu 2p3/2的自旋轨道分裂,这表明高价态Cu2+被有效地还原为Cu+/Cu0.39。然而,这两种化合物不能被XPS识别,因为Cu0Cu2O具有cu2p3 /2Cu 2p3/2.40的结合能几乎相同。CuLMM XAES分析结果证实,图c568.2 eV处的峰属于Cu0,41说明CuNi电极中含有Cu0而不是Cu2O

可以看出,CuCuhsCuNi电极上的主要产物是DMF, Ni电极上的主要产物是BHMF。在Cu电极的情况下(a),与Ag/AgCl相比,在−0.5 V下合成DMFFE2.5%。然后在−0.9 V vs Ag/AgCl时上升到34.6%,在−1.0 V vs Ag/AgCl时下降到21.2%。在不同电压下合成BHMFMFAFE值都很小。对于Ni电极,在图B中,在−0.6 V vs Ag/AgCl时,BHMFFE最大值为26.0%,这与文献一致。Cuhs电极在从HMF电化学合成DMF中表现出相当高的法拉效率。在- 0.7 V- 0.9 VAg/AgCl的电位范围内,DMF FE的选择性超过70%,选择性超过80%,产生少量BHMFMFA。从图D可以看出,CuNi电极上DMF FE达到了88.0%,仅产生了微量BHMF (FE< 1%)

结论

本工作制备的CuNi双金属电极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呈枝晶形态。XPSXRD结果表明,CuNi电极表面存在Cu0Ni0CuNi合金和微量NiO共存。DMFBHMF分别是CuNi单金属电极上的优势产物。电沉积的高比表面积铜电极具有相当高的法拉效率,可达70%以上,选择性为86.3%。所制备的CuNi合金电极FE转化率为88.0%DMF转化率为91.1%。双金属CuNi电极在HMF电化学还原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转自:“科研一席话”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