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分享了入门的知识后,我们可以在本篇讲解更高阶段的内容。
所以,事不宜迟,让我们继续吧!
进阶篇贰
审慎原则
好的研究在变量选择、方法选择和数据选择上是谨慎和周到的。
1
数据方面
1)数据库:必须具有代表性,要有取舍。没有专门为你的研究创建的数据库,所以你必须做出权衡和取舍。这将需要耐心和比较,而且非常考验你的能力和境界。例如,在研究金融和消费当中,有两个微数据库可供选择,CHFS 和 CFPS。CFPS的调查结果更合理、更成熟,消费数据的选择也更好;但CHFS对各个维度的家庭财务进行了更广泛的调查。
2)数据清洗:数据清洗除了掌握必要的统计和计量知识外,还需要掌握其经济意义。
3)其他:比如像变量选择和模型选择之类的问题,都需要慎重考虑、反复权衡!
2
怎么学习选择方法?
1)看文献。其他人怎么做的,他们的做法优缺点是什么?研究员甲和研究员乙使用不同的指标表示相同的变量,哪一个更好?
2)看别人经验总结。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能够起到让你了解计量经济学全貌的作用。在此推荐《经济学实证研究中的40个误区》,可以作为“经验总结大全”来使用。
高手篇叁
1
练中学,学中练
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能力,选择好的期刊、大神的文章去学习,仔仔细细地理解、复制、模仿他们的思想和研究方法,一丝细节也不要错过。
然后,在模仿的基础上,再去尝试创造新的思路和方法。
2
追随专家
在这篇文章之前,你是不是看到很多文章教你如何研究?那么如何才能选择真正有作用的文章呢?
我的回答是:
1)适合你自己的
例如姚洋老师的看法就对很多人有所启发,在他看来:
1.经济学家的任务是解释世界,而不是复制它。只有当所有的解释都联系在一起时,我们才能反映真实的世界。
2.怎么判断一个好的理论模型?看它的假设是否合理,模型应用是否正确。
3.Garbage in, Garbage out。正如熊彼特在《经济分析史》中所说:一开始的数据选择和清洗没有做好,后面的结论和分析也是不可靠的。
4.与审稿人对话。做实证研究时,永远保持着有一个审稿人坐在你对面问你不同问题的态度,然后你应该想方设法地用你的测量值来回答他。
2)适合现阶段的你的
不懂的不要排斥,也不要立马排斥为垃圾。可能是当下的积累还不够!
比如李子奈老师的《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思考》,就太哲学化了,太思辨了。像这种现在看不太懂的,就可以先收藏起来,等以后积累多一些了再看。
推荐一些计量的资料
附录PS
陈强的《高级计量经济学》:涵盖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定量分析方法体系。
劳伦斯·汉密尔顿的《应用stata做统计分析》:对于那些不了解stata命令的人来说,这本书结合案例进行了非常详细的介绍。与陈强不同的是,陈强会说明理论,而这本书直接给结果和案例。
伍德里奇的《计量经济学导论》:对于不知道如何分析输出的结果,不懂测量的基本原理,想了解计量基础知识的人来说,可以阅读这本书。
连玉君老师的stata命令集:初级、高级、论文篇。它非常有条理、规范,基本上涵盖了所有问题。完全可以作为强力的工具书放在手边用。
谢宇的《回归分析》:说的也很清楚,在基本的回归问题突然搞不明白的时候,可以翻开看看。
转自:“云导师学术辅导平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