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摄影测量及其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进展
2023/1/6 14:15:17 阅读:147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多普云 ,作者dpcloud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是地球岩石圈地壳表层,在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和影响下,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极大变化,从而给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物质财富造成损失,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灾害事件。
最近30多年来, 我国发生了很多危害影响相当严重的大型崩滑事件。伴随这些滑坡灾害的直接危害,造成:1.对城乡工程建筑产生严重危害;2.对航运、铁路、道路交通及运输具有破坏性影响;3.给城乡居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4.危害厂矿、工商企业、科教单位, 给国家财产带来巨大损失;5.增大国家对工程建设、城镇迁址及移民的直接投入。如三峡库区工程建设中, 因滑坡的防治问题近期专门投入40亿元。
除直接的危害以外, 滑坡灾害对人类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还存在着深远的无形或隐伏的间接影响。包括:增加城乡居民心理负担, 影响社会安定;灾害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间接的影响;水土流失、耕地损失, 城乡居民生存生活环境恶化;贫困山区贫困化加剧;加剧各种自然灾害, 引发次生灾害等。
对边坡、危岩体等具有潜在滑坡变形活动的区域需要进行长期监测,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研究。地质监测的总体目标就是的目标就是采取有效措施监测手段提前监测滑坡的变形,减缓滑坡对当地群众的威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发展。
通过贴近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的滑坡、危岩体等高危、高陡坡等复杂地形的高精细三维影像模型,通过高精细模型可以查清裂缝、泥石流物源分布特征,为泥石流、滑坡治理“因害设防”提供基础依据。
转自:“测绘学术资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