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主权货币国家不能像家庭主妇那样考虑问题?

2023/1/5 17:16:00  阅读:158 发布者:

美国经济学家、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经济学和公共政策教授斯蒂芬妮·凯尔顿所著的《赤字迷思》一书,强有力地驳斥了关于公共财政的传统经济观念(即收入应当大于支出,如果入不敷出造成了赤字则意味着坏事)。书作者以其观点被认为“可以与达·芬奇和哥白尼相提并论,他们都是证明地球是围绕太阳转动的异端”。

斯蒂芬妮·凯尔顿曾经担任美国参议院预算委员会少数党派的首席经济学家,但她倍感遗憾地看到,无论是民主党(力主加税)还是共和党(强调缩减社会福利),大多数美国政客对于货币问题都缺乏深刻认识,其各自观点与其说冲突,不如说是对赤字问题给出的不同解答。

主权货币国家不能像家庭主妇那样考虑问题

在斯蒂芬妮·凯尔顿看来,个人、家庭以及公司等组织确实需要警惕债务,避免入不敷出,但现代主权货币国家则不一样。书中所谈到的第一个迷思就是,很多人用家庭预算般的思维来思考国家主权货币问题,过度纠结于赤字问题。

现代主权货币国家,比如美国、日本,通过其财政部和央行发行货币,铸造硬币、印刷钞票,甚至直接通过计算机改动存在于银行资产负债表电子条目上作为储备金的数字货币。即如美国,是“美元的唯一制造商”。但这不意味着政府可以随心所欲地滥发货币,也需要尽量避免以非本国货币进行借贷,否则将很可能丧失其货币主权。就像是阿根廷、委内瑞拉等国那样,无法自律地控制支出,货币滥发,或大量以外币借债,就会让货币主权丧失。

欧盟国家是一种特殊存在。比如希腊,在加入欧盟后就停止了本国货币单位的发行,转而使用欧元,这其实构成了对其财政预算支出的硬约束,因为只有欧盟才能发行欧元,其成员国则不能。

拥有货币主权的国家,比如美国,经常因为政府的高额财政支出而面临非议,认为这一切花费的是纳税人的钱。美国民主党之所以力推各种加税方案,以及增设诸如数字交易、金融交易等环节的税收,就在于以此来增加国家收入。

斯蒂芬妮·凯尔顿在《赤字迷思》书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实际上,美国政府从未征收到足够税收来抵消所有支出,也就是说,赤字其实是常态。政府以独特的记账单位来定义货币,然后要求民众以此来支付税款,为本来毫无价值的纸张赋予价值。这一过程像是什么呢?

书中给出的例子是,当我们玩纸牌或者看篮球、足球比赛时,分数就是凭空产生的,88:624:1……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其实很清楚地指出过,“银行在美联储开设账户,我们只是用电脑标记账户的资金”。这也意味着,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拯救华尔街的,并不是美国纳税人,而是类似于纸牌、篮球、足球的记分员。

这多少有些虚拟的味道。这意味着,比如一个美国消费者进入法庭,经法官裁决获得了官司赔偿,用美元支付;线上订购比萨、线下购买可乐,都用美元付款;线上、线下商店还有消费者也用美元缴税,但美国政府实际上没有得到一分钱,只是扣除了一些美元凭证。

赤字不可怕,税收的理由

那么,为什么还存在税收呢?斯蒂芬妮·凯尔顿认为,税收增强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支付能力,可以直接用来购买服务,转换为公共福利;税收的存在,意味着抵销部分主权货币凭证,可以减轻因增发货币而不可避免所造成的通货膨胀;税收也将成为再分配手段,平衡财富和收入,并成为行为调控的政策手段,比如,通过征收烟草税来遏制烟草消费,通过碳排放税助推公民、企业注意环境减排。

世界主要经济体,这些年来基本上都存在支出大于税收,不同程度上累积产生赤字的现象。这也经常被用来证明政府超支是问题所在。这本书指出,政府赤字的本身是为经济其他部分创造盈余。“财政赤字增加了人们的集体财富和储蓄”。而且,就像是美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所呈现的情况那样,竭力降低赤字,减少支出,其本身会带来紧缩,造成经济增长不振,失业率大增。

当然,赤字也并非毫无后果。如前述,政府支出很高,大大超出税收的情况下,会带来较为突出的通货膨胀。《赤字迷思》这本书认为,按照现代货币理论,主权货币国家的央行不必过多关注通货膨胀问题,而应根据就业率,尽可能保障和实现充分就业,这会相当程度上清除通货膨胀的影响。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以及世界很多国家的媒体,经常用美国总负债除以美国总人口,来渲染美国民众人均负债。《赤字迷思》书中指出,国债其实并不构成任何财政负担。曾经有经济学家认为,持有美国国债较多的外国政府、主权基金如果突然抛售,可能压低美国政府债券的价格,导致美国资本损失。斯蒂芬妮·凯尔顿认为这种担忧毫无必要,因为美国政府可以发行美元,理论上永远不会用完美元,并不会出现希腊那样的因失去货币主权而被迫承担更多的财政责任的状况。事实上,近年来,确实频繁出现外国政府、主权基金出售美国国债,致力于让外汇资产多元化的情况,但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却并没有降低。

这并不是说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类似的主权货币国家可以无限制地发债。债务需要支付利息,还会造成通货膨胀。

多年来,美国大量进口中国等国家的商品,并累积了可观的逆差,后者持有美国国债。这在近年来的美国总统大选、国会选举中都成为重要的政治议题,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希拉里,都呼吁振兴美国制造业,美国人多买美国货,从而减少逆差。美国政府为此还发起了饱受诟病的贸易战。

在斯蒂芬妮·凯尔顿看来,美国政府并不需要去清零贸易赤字,如果要保护就业、重建社区、振兴“铁锈地带”,只需要运用现有的财政能力,也就是利用美国的货币主权增加特定用途的货币支出就可以达到目的,从而让美国的经济呈现“逆空心化”,同时还可以继续保持与中国等国家的密切贸易联系。

斯蒂芬妮·凯尔顿在《赤字迷思》书中梳理了真正损害着美国长远竞争力的“赤字”,包括良好工作机会的赤字、储蓄的赤字、医疗保健赤字、教育赤字、基础设施建设的赤字、气候赤字、民主赤字,这些其实都完全可以通过既有的财政能力得以解决或缓解,或为根本性改善建立基础,却因美国政治环境中的斗争加剧,以及更加显眼、却具有模糊性和迷惑性的货币赤字而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

转自:“学术那些事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