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视觉文化研究日益从基于社会批判理论的文化研究,转向注重图像与媒介内部分析的视觉文化历史研究,其中视觉现代性成为这后一种研究的核心议题。视觉现代性探讨人类视觉经验的现代转型,思考这一视觉经验在现代社会变迁与人自我认知中的意义。现代性特别是视觉的,现代性就是凸显视觉作用或使社会和文化普遍视觉化的发展过程;视觉性尤其是现代性的,一种纯粹的、去魅化、去叙事的观看的出现是一个现代事件。视觉现代性研究成为史学研究的新兴内容,更是艺术史在对象和方法上扩展自身传统领域的新增长点。视觉现代性研究将史学研究带入感觉史、心态史等新史学的关注领域,将艺术史带入图像文化、视觉文化的宽广地带,由此,诸多不能被纳入艺术范畴的图像、影像、技术、感觉经验与身体行为得到了历史研究的资格。
与西方视觉现代性的历史相比,中国视觉现代性处在古今中西的复杂交界地带,连带起古典中国视觉与图像传统、现代政治文化条件促生的新变与西方科学、政治、文化与美学等域外影响,这种交融高度复杂,西学传入与古学复兴同时,全盘西化与整理国故并行。中国视觉现代性也是在这样的整体语境中渐次形成。在各类画报、绘画、印刷图像、摄影、幻灯与电影等新式虚拟影像所提供的新旧杂糅的视觉文化中,新的世界图景、图像空间的认识、科学理解、中国人形象、视觉自觉意识、身体化观看经验等内容逐渐成为国人现代经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或新或旧的图像实践与种种新旧表演、新旧媒介技术、新旧视觉科学与观念通融在一起,其中无数历史实践的主体们进行了种种自觉、不自觉的实践。视觉化的、可见可感的、高度媒介化的环境确实是现代世界的重要特征。
一、时间地点
2023年1月7日(周六)
线下: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798东街)
线上:扫描海报二维码,观看谢子龙影像艺术馆视频号直播
二、召集人
唐宏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
三、主办方
湖南省谢子龙影像艺术馆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
四、论坛议程
开幕式(9:00-9:20)
1.召集人唐宏峰研究员介绍工作坊缘起
2.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执行馆长卢妮女士致辞
3.北京大学图像与艺术实验室执行主任李洋教授致辞
论坛分为理论、历史和创作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 图像、媒介与视觉现代性
(9:20-12:30,每人发言20分钟,讨论30分钟)
随着现代机械复制时代的出现,图像-媒介达到前所未有的繁盛,带来新的视觉性与视觉经验。工作坊第一单元集中对图像、媒介、视觉性与现代性等关键概念进行阐述。
主持与讨论组织:唐宏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
发 言
张正平(Briankle Chang):马萨诸塞大学传播系教授
No Thing is not a Medium: quick thoughts on deep time and media
张先广:格兰谷州立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弗卢瑟论媒介与视觉艺术》
包华石(Martin Powers):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Globalizing Visual Modernity
李 军: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超越现代性的旅程:建筑的三个案例》
王才勇: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视觉现代性话语的文化史与美术学面向》
鲁明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研究员
《透明性与不透明性:视觉现代性的两面》
刘晋晋: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形象生态学:一个概念两种研究》
冯雪峰: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学院副教授
《圣餐仪式上的赛博格:有关媒介/基础设施的人类学思考》
第二单元 近代图像全球流通
(14:00-17:00,每人发言20分钟,讨论30分钟)
资本主义商品的批量复制与全球流通构成了现代性的根本逻辑,在实际的商品、人与物的全球流动之外,符号、图像和信息也是现代性全球流通系统中的重要内容。
主持与讨论组织:吴雪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发 言
吴盛青: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
《“诗意”的出位:抒情传统与技术之眼中的民国风景》
章戈浩: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助理教授
《精武会 · 摄学部:民国早期武术影像中的身体与视觉现代性》
王 迪:牛津大学艺术史系讲师
《裸体作为知识图像的引用》
朱 也: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
《论康有为的观看之道》
罗玥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
《用于治理的摄影与绘图——1904-1906年英属南非契约华工事件的图像与媒介研究》
高逸凡:北京大学艺术学院MFA
《漫画与地图的共谋——对<时局图>的再考察》
王子畅: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
《晚清民间反洋教图像及其海内外传播——以<谨遵圣谕辟邪全图>为例》
第三单元 “殖民现代性”散文电影
(18:30-20:00)
以实拍、虚构、现成影像、伪纪录片、报刊图像、历史档案、记录片、动画、实验影像等方式,进行研究性影像创作,展现近代殖民主义的全球世界历史进程。
主持与讨论组织:李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发 言
张家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MFA
《气味-植物-乞丐》
张倍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MFA
《阎瑞生案件重写》
林起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MFA
《糖果、炼乳与甘蔗:“甜蜜殖民”在台湾》
李语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MFA
《红粉·金山》
点评嘉宾
董冰峰: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学术总监
潘 律: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系副教授
相 关 展 览
谢子龙影像艺术馆
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位于长沙市洋湖湿地公园,由谢子龙先生出资创建,为清水混凝土建筑,建筑面积1060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公益影像艺术馆。自2017年9月16日起对公众开放,5年以来共举办馆藏展览、国内与国际现当代摄影及当代艺术等类型展览66个,公共教育活动数百场,至今已有近三百万公众到访。
Xie Zilong Photography Museum (XPM) is located at Yanghu Wetland Park in Changsha City, and it was founded by Mr. Xie Zilong. Covering an area of 10,600 square meters, the venue of XPM is a building of fair-faced concrete. Currently, XPM is the largest public welfare photography museum in China. Officially opened to the public since September 16th, 2017, XPM has held 66 exhibitions including collection exhibition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s of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and contemporary art, and hundreds of public education activities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attracting more than three million visitors so far.
来源: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