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项目结果陆续公布,中国矿业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等高校相继官宣获批结果。其中我们统计了有关植物/农学相关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立项结果(以官方公布为准):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4项、课题20项,参与课题53项,共计获批国拨经费3.15亿元。获批项目数创新高、国拨经费首次突破3亿元。
获批项目涉及农业、社会发展、基础研究三大领域的10个重点专项,包括:重点类项目8项(常规项目6项、揭榜挂帅项目1项、部省联动项目1项),青年科学家项目5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
在农业生物重要性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基础研究专项中,动科学院姜雨教授获批“主要农业动物优异种质资源形成与演化机制”重点项目,孙青竹教授获批“肉鸡机体稳态和环境适应性的肠-肺微生物调控网络”青年科学家项目;动医学院刘旭副教授获批“奶牛乳腺炎抗性遗传与微生物互作机制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
在北方干旱半干旱与南方红黄壤等中低产田能力提升科技创新专项中,吴普特研究员获批“西北绿洲农业精量微灌水肥协同调控技术与设备”重点项目。
在畜禽新品种培育与现代牧场科技创新专项中,陈玉林教授获批“山羊湖羊新品种新品系培育及良种扩繁”重点项目;动医学院权富生教授获批“家畜干细胞育种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化组装”重点项目。
在重大病虫害防控综合技术研发与示范专项中,植保学院黄丽丽教授获批“重要果树溃疡病灾变机制与综合防控技术研究”揭榜挂帅项目。
在动物疫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专项中,动医学院南雨辰副教授获批“免疫肽组库技术在猪基因工程疫苗精准设计中的探索及应用”青年科学家项目。
在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与智能农机装备专项中,机电学院杨福增教授获批“丘陵山地通用动力机械创制”重点项目。
在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专项中,房玉林教授获批“陕西秦巴山区特色经济作物、果蔬产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部省联动项目。
在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专项中,水保所王国梁研究员获批“黄土高原低效人工林生态系统质量提升技术”重点项目;林学院李强教授获批“黄土高原人地系统耦合机制与系统调控途径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
在“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中,食品学院刘志刚教授获批“脑-神经-肠道免疫交互调控机制及临床应用探索”青年科学家项目。
在“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中,水保所张晓萍研究员获批“中欧典型农业系统退化土壤修复管理创新研究平台”国际合作项目。
2. 华中农业大学获批项目20项,获批中央财政经费2.1亿元。获批项目覆盖常规、揭榜挂帅、部省联动、应急、青年科学家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全部实施类型,涉及农业、基础研究和社发三大领域9个重点专项。
3. 科技部公布了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病虫害”专项立项结果,由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李春杰教授牵头申报的“天然草原重要病虫害演替规律与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集成示范(2022YFD1401100)”项目成功立项,项目执行期为4年,获批经费1778万元。
该项目由兰州大学牵头,联合国内从事草地病虫害研究的10家优势单位共同承担。项目共设5个课题,项目将通过解决我国天然草原重要病虫害动态监测和绿色防控的关键问题,为我国天然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地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该项目获批,是国家科技与行业领域对兰州大学草地保护领域科研能力的高度认可,必将有力支撑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和“草学”一流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4.云南农业大学赵正雄教授牵头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云贵高原坡耕地和中低产田产能提升综合技术模式与应用”(2022YFD1901500)正式批复立项!项目承担单位为云南农业大学,项目执行期2022年11月—2026年10月,资助总经费40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经费2000万元,云南省财政经费1000万元,企业自筹经费1000万元。
项目构建健康土壤定向培育标准和技术体系,研发作物绿色生产技术规范,创制土壤培育功能产品和作物绿色智能肥料,探索技术落地模式并开展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以期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产能提升,为区域粮食安全提供重要科技保障。
5. 山东农业大学获批项目3项,涉及“农业生物重要性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基础研究”、“农业面源、重金属污染防控和绿色投入品研发”和“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3个重点专项,获批财政经费共计7470万元。
新闻来源:本文综合整理自兰州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仅作为高等教育资讯传播
转自:“iPlants”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