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魏志祥课题组AM:原位吸收表征槽模涂层高性能大面积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
2022/12/23 15:31:17 阅读:364 发布者:
1
前言回顾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由于其低成本、重量轻和机械柔性等优势,在过去几年中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新型光活性材料的开发和界面工程的创新,OSCs的功率转换效率(PCE)显著提高。小面积单结OSCs的PCE已达到19%以上,为扩大规模提供了重要基础。然而,这些有效面积小于0.1 cm2的器件通常是通过旋涂法在ITO玻璃衬底上制备的,但由于相关的旋涂线性速度的不均匀,限制了OSCs进一步的大规模连续生产。大面积涂层方法,如喷涂、刀片涂层、槽模涂层、和喷墨打印等,现已广泛用于大面积OSCs的可扩展制造。由于其易于操作、低材料浪费和高通量的优点,槽模涂层工艺被认为是大面积OSCs领域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非常有益于进一步的卷对卷(R2R)生产。
图1.原位UV-vis吸收测量以及分子吸收演变
2
文献简介
许多研究表明,槽模涂层中的溶剂干燥过程比旋涂中的慢得多,这就导致光活性层的纳米尺度形貌发生显著变化。然而,分子聚集能力显著影响活性层的成膜动力学,但目前很少研究其对槽模涂层制备的影响。有鉴于此,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魏志祥研究员、吕琨研究员、张建齐副研究员等人在最新发表的工作中,研究了聚集能力对槽模涂层相分离动力学的影响,并进一步阐明了它们对大面积柔性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人员使用基于PM6:Qx-1和PM6:Qx-2的OSCs器件,并以工业兼容性的邻二甲苯作为溶剂,通过原位UV-vis吸收测量,从而了解槽模涂覆过程中共混物的成膜动力学。
图2.不同器件的光伏性能比较
研究发现,Qx-1保持了合理的聚集和结晶规模,而Qx-2在其湿膜状态下显示出爆裂聚集,这很难通过提高涂层温度来控制。结果表明,基于PM6:Qx-1的1 cm2器件的PCE可以达到13.70%,这是通过槽模涂层制造的最佳柔性大面积器件。相比之下,基于PM6:Qx-2共混物的柔性器件的PCE在相同的涂覆条件下只能达到0.65%。此外,研究人员还制备了PM6:Qx-1的30 cm2大面积器件,具有超过12%的优良PCE,这表明该体系在放大制备的情况下仍能获得较高的PCE。更重要的是,基于PM6:Qx-1的柔性OSCs器件室温下在手套箱中储存超过6000小时后,也表现出优异的储存稳定性,没有任何退化,这显示了其未来应用的巨大潜力。
图3.不同器件的形貌表征
3
文献总结
综上,该工作开发了一种大规模制造柔性大面积OSCs器件的有效策略。相关研究成果最新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题为“In-situ Absorption Characterization Guided Slot-Die-Coated High-Performance Large-area Flexible Organic Solar Cells and Modules”。
本文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槽模涂层,大面积器件,形貌优化。
转自:“有机光电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