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来了!何大一团队合作发现奥密克戎BQ和XBB亚变体迅速传播的机理:免疫逃逸能力更强
2022/12/22 17:06:15 阅读:171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iMedicines ,作者周
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的BQ和XBB亚变体现在正在迅速扩大,这可能是由于它们额外的刺突突变改变了抗体逃避特性。
2022年12月13日,哥伦比亚大学何大一团队在Cell 在线发表题为“Alarming antibody evasion properties of rising SARS-CoV-2 BQ and XBB subvarian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SARS-CoV-2 BQ和XBB亚变体抗体逃避特性正在上升,十分令人担忧。
该研究报道了疫苗接种者和受感染者血清中BQ.1、BQ.1.1(俗称地狱犬)、XBB和XBB.1的中和显著受损,包括来自使用WA1 / BA.5二价mRNA疫苗增强的个体的血清。BQ和XBB亚变体的滴度分别降低了13-81倍和66-155倍,远远超过迄今为止观察到的水平。能够中和原始Omicron变体的单克隆抗体对这些新的亚变体基本上没有活性,并且确定了负责的个体刺突蛋白突变。这些亚变体被发现与它们的“前辈”具有类似的ACE2结合亲和力。总之,该研究结果表明BQ和XBB亚变体对当前的COVID-19疫苗构成了严重威胁,使所有授权抗体失去活性,并可能因为它们在逃避抗体方面的优势而在人群中占据主导地位。
由SARS-CoV-2引起的COVID-19大流行,由于Omicron变种及其后代亚变种的出现,继续肆虐。虽然BA.5亚变体此时在全球占主导地位,但一系列不同的Omicron亚系已经出现,并在所谓的“变种汤”中竞争。很明显,四种新的亚变体正在迅速占领BA.5的地盘,这增加了未来几个月又一波感染的恐惧。
BQ.1和BQ.1.1于7月初在尼日利亚首次被发现,随后在欧洲和北美急剧扩散,目前分别占法国、英国和美国病例的67%、35%和47%。XBB和XBB.1于8月中旬在印度首次被发现,并迅速在印度、新加坡和亚洲其他地区成为主流。BQ.1和BQ.1.1由BA.5进化而来,而XBB和XBB.1是由两个BA.2谱系BJ.1和BA.2.75重组而来。这两个亚系正在继续进化和多样化,spike突变的复杂性不断增加。然而,BQ.1亚变体的刺突蛋白除了BA.5中发现的突变外,还含有K444T 和N460K突变,BQ.1.1还有一个额外的R346T 突变。
机理模式图(图源自Cell)
引人注目的是,除了BA.2中发现的突变外,XBB亚变体的刺突有14个突变,其中5个在N端结构域(NTD),9个在受体结合结构域(RBD),而XBB.1有额外的G252V突变。这些亚变异体的迅速增加及其广泛的刺突蛋白突变让人想起了去年第一个Omicron变体的出现,因此引发了担忧,即它们可能进一步损害当前COVID-19疫苗和单克隆抗体治疗方法的效力。总之,该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担忧是合理的,遗憾的是,特别是对于XBB和XBB.1亚变体。
原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2)01531-8#%20
转自:“iNature”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