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985“第三城”,开始冲击新产业

2022/12/14 9:55:53  阅读:133 发布者:

01.985“第三城”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长沙已成为人们眼中的985“第三城”。

1864年,曾国藩开始对湘军进行裁撤。

将领们将自己积累的财富搬回湖南,修房子、买地、修路、搞教育。

因此奠定了湖南省的教育基础。而长沙作为湖南的省会,则成为了湖南高等教育的代表。

在中国,一共有三个城市拥有三所及以上985高校,除了北京和上海之外,还有一个是长沙。其985高校分别是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985“第三城”的名号,由此而来。

可惜的是,长沙的整体高教资源优势并不算突出。

好在近两年,长沙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采取了诸多措施吸引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成为中部地区人口增量比较大的城市之一。

而相关政策中,就包括了推动长沙学院更名为长沙大学,提升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和进一步支持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等。

02.天时地利人和

长沙能发展成985“第三城”,也有一部分因素是它本身遇到了很多的好机会,也抓住了这些好机会。

改革开放后,各项政策都利好中西部城市发展。长沙受惠于这一宏观政策,短时间内便有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成长起来。

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内地发展逐渐强盛,而湖南则处于与广东毗邻,北上与西进的要冲之地。再加上中国最长的高铁京广线与东西最长的高铁沪昆线都在长沙交汇,也让长沙的经济逐渐好转。

从教育方面来说,长沙也是本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受益者,三所985、一所211的高教水平,早已领跑许多省份和城市。

现在,到了互联网时代。长沙也正在走向新一波的“天时地利人和”,大力发展新能源及新产业。

03.新能源,新长沙

新能源,作为近两年全社会都在关注的话题,每个省份都有不同的切入点。而长沙的选择则是新能源汽车。

从今年年初到9月份,湖南共生产汽车65.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有31.25万辆。而这些汽车绝大多数都出自于长沙。

这只是长沙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布局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长沙还推进了一大批优质项目落地,构建起从零部件到整车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生态。

2021年,长沙周边,有许多大型新能源项目同时开工:

总投资120亿元的邦盛集团建设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

投资14亿余元,宁德时代旗下湖南邦普年拆1万辆新能源汽车及10万吨动力电池循环利用项目;

总投资10亿元的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5万吨负极材料生产基地。

这些储能项目不仅为长沙的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新的助力,也为长沙创造出了更多的新能源人才岗位。

在去年年底年底,长沙高新区结合园区企业人才需求及产业发展布局,围绕新一代先进储能及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工程机械等园区重点产业发展,出台《“千博万硕”引才工程实施方案》,加大人才引进支持力度。

如今,长沙市的新能源依旧在飞速发展中,更多的新能源项目也在逐渐落地。这所城市需要更多的跨领域人才与新能源人才,带来新生代的力量,助力自己更上一层楼。

2023年第二届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低碳发展国际研讨会(NET-LC 2023)将于20230106-08日在长沙举行。

转自:AEIC学术交流中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