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实锤了!WB 就该这么上样,严谨又精准,yyds!

2022/12/13 17:47:24  阅读:287 发布者:

WB 是用于从蛋白质混合物中检测特定蛋白质分子的实验方法。混合物可以包括与特定组织或细胞类型相关的所有蛋白质。WB 不仅可用于检测特定蛋白质的存在与否,还可以确定特定蛋白质在系统中是否被上调或下调,检测翻译后修饰,相对于标准量化蛋白质水平,检测特定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定位。

WB 如何做才能确保得到的结果有意义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样本如何上样。是等蛋白量上样还是等体积上样更为严谨呢?我们一起看案例找到答案吧!

等蛋白质量 VS 等样品体积,谁更胜一筹?

例如:想检测同细胞株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目标蛋白的表达差异,用总蛋白进行 WB 检测时,等蛋白质量上样和等样品体积上样哪个更准确呢?

等体积上样:通常是使用相同量的细胞或组织样品,加相同量的裂解液裂解样品,弃掉不可溶组分,吸取上清作为蛋白样品,再取等体积蛋白样品进行上样。

这样做会存在两个误差:

1

细胞计数同时铺板,因细胞贴壁存在差异或生长存在差异,故不同细胞盘里的细胞数量不一定一样多,所以这时等细胞量已经不成立。

2

蛋白样品提取的过程中,由于使用 RIPA 裂解液通常会产生一部分 RIPA 不可溶性组分沉淀,不同样品间产生的不可溶组分的量有所不同,加之吸取上清液时的操作也会产生偏差,故无法获取完全一致体积的蛋白样品。

等质量上样:提取蛋白样品后,先进行蛋白浓度测定,通过稀释等方法将各样品浓度调成一致,再取相同体积样品上样,即为等质量上样。

两种方法相比较,等质量上样,可理解为在同等质量的蛋白质中,比较目标蛋白量的占比差异。而等体积上样,只是在看似相同而实为有较大差异的条件下检测,所得的结果会产生较大误差。故使用等质量上样检测目标蛋白的表达差异更为准确,结果具有比较意义。

如何做到亚细胞组分上样精准?

在不同的细胞组分中检测特定蛋白分布差异或追踪蛋白转运研究时,细胞组分分离之后,由于需要使用各组分内参分别检测组分分离情况,而没有统一的内参校准上样量,又该如何上样比较准确呢?

案例一:在细胞样品胞质胞核分离完成后,作者使用 Lamin B GAPDH 分别作为胞核和胞浆组分的内参(如下图),验证分离的胞质组分和胞核组分无交叉污染(Cat#SC-003 Invent 胞质胞核分离试剂盒分离)。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分离提取过程中,由于两组分中蛋白量存在较大差异,故会添加不同量的裂解液进行提取,并非是将样品一分为二,如使用等体积上样的方法对比目标蛋白表达量差异,则会产生根本上的误差。如使用等蛋白量的胞质和胞核样品上样,再加入等蛋白量的总蛋白作对照上样,用胞质内参和胞核内参同时检测三个样品,则可以验证在同等蛋白量中,目标蛋白在不同组分中的表达差异,且同时可以与总蛋白中目标蛋白量的差异进行比较,这是最严谨的。

来源  FASEB J

案例说明:

TGF-β/Smads 信号通路可以被 Nur77 显著抑制,表明 Nur77 控制 TGF-β/Smads 信号转导中关键步骤的激活。同时 Nur77 Smad7Smad2/3 核易位的主要抑制因子)相互作用,稳定了 Smad7 蛋白稳态。当 Nur77 缺乏导致 Smad7 降解,加重 Smad2/3 磷酸化。为验证上述猜想研究人员设计 shNur77 干扰细胞 Nur77 表达,同时正常细胞做对照,而后分离胞质胞核,WB 检测 Smad2/3 以及 p-Smad2/3 在胞质胞核两组分的变化。可以看到胞质内参 GAPDH 只在胞质组分检出,胞核内参 LaminB 只在胞核组分检出,说明胞质胞核组分分离干净,目的蛋白 Smad2/3 shNur77 干扰前后胞质组分中没有变化,但是干扰后胞核内 Smad2/3 量变多,证实了前面的猜想。同时干扰后胞质胞核中的 Smad2/3 磷酸化增加这也与猜想一致。等质量上样作为基准,组分间蛋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才有意义。

案例二:研究蛋白转运或蛋白定位时,为了验证蛋白在不同的亚细胞组分中表达情况,通常会将细胞先进行亚细胞组分分离,细胞分成细胞质膜,细胞器,总膜,细胞浆,又或者是分离线粒体,溶酶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也需如上所述,按照等蛋白量上样,同时选用各组分对应的内参同时检测不同组分。

来源:FASEB J

案例说明:

为了验证 LPAR 信号传导是否调节激动剂诱导的 rac1 易位至 PMVEC 中的质膜。使用 Cat#SM-005 Invent 质膜及组分分离试剂盒将 PMVEC 细胞进行亚细胞分离,分离的总膜,细胞器膜,质膜部分进行 WB 检测。

A)用各细胞器内参蛋白检测分离得到的 PM,质膜;TM,总膜;OM,细胞器膜。显示质膜内参蛋白 Na+ /K+ -ATPase flotillin1 在质膜部分富集,线粒体内参蛋白 cox IV,高尔基体内参蛋白 RCAS1 ER 内参蛋白 Sec6a1 在质膜组分中几乎不存在,质膜内参和细胞器各内参在总膜组分均检出,各细胞器内参在细胞器膜组分检出而质膜内参在此不存在,证明质膜与细胞器完美分开为后续质膜组分检测目标蛋白 RAC1 变化提供支点。

B)细胞在没有或有 Ki16425 的情况下进行预培养,然后用 PMA Ang II 刺激 1 小时。分离质膜部分并通过蛋白质印迹分析 rac1 flotillin 作为上样对照。用 NOX2 激动剂(Ang IIPMA)处理 PMVEC 细胞导致质膜部分中 rac1 的表达增加;用 LPAR 抑制剂 Ki16425 处理细胞可以逆转增加的表达。由上可以得出 LPA PMVEC NOX2 激活的影响位点位于 rac 激活的上游,并且 LPAR 的激活是 rac 易位所必需的。同样各组分各样本都需要等蛋白量上样,得出的结果才具有比较意义。

小结

WB 实验中,无论是使用总蛋白在样本间比较蛋白表达量差异,还是使用亚细胞组分比较组分间蛋白的表达量差异,比较都应在等蛋白量上样的基础上进行才足够严谨,等蛋白量上样是 WB 结果比较的基础。

转自:“丁香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