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俞立团队发现迁移体在胚胎血管生成起重要作用
2022/12/13 17:37:11 阅读:208 发布者:
促血管生成因子是血管生成的关键调节因子。
2022 年 11 月 28 日,清华大学俞立团队在 Nature Cell Biology (IF = 29)在线发表题为 Monocytes deposit migrasomes to promote embryonic angiogenesi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单核细胞沉积迁移体能够促进胚胎血管生成。该研究报道了鸡胚绒毛膜尿囊膜毛细血管形成区域的高度迁移细胞。这些细胞将迁移体沉积在它们的迁移轨道上,形成迁移体富集区。单细胞测序确定这些细胞为单核细胞。单核细胞的减少会损害毛细血管的形成。
定量质谱分析显示单核细胞迁移体富含促血管生成因子。纯化的迁移体在体内促进毛细血管的形成和单核细胞的募集,在体外促进内皮细胞管的形成和单核细胞的趋化。敲除或敲除 TSPAN4 可减少迁移体的形成,损害毛细血管的形成和单核细胞的募集。机制上,单核细胞通过迁移体中的 VEGFA 和 CXCL12 促进血管生成。总之,单核细胞沉积富含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迁移体,促进血管生成。
血管生成是由一系列血管生成蛋白驱动的,包括血管生成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和细胞外基质蛋白。其中,VEGF 起主导作用。这些因子通常由生长中的血管附近的细胞分泌,然后作用于内皮细胞 (ECs) 上的受体。分泌的血管生成因子,如 VEGF 的异构体,可以与细胞外基质结合,从而保持较高的局部浓度,为血管生成创造微环境。
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已被证实。例如,在对各种化学引诱剂的反应中,单核细胞外渗到肿瘤,并在肿瘤内部成熟为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在那里它们通过分泌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促进血管生成,包括 VEGFA。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巨噬细胞除了参与血管生成外,还通过分泌 VEGFA 促进桥区血管化,在周围神经元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胚胎发育过程中单核细胞迁移体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模型(图源自 Nature Cell Biology)
迁移体是新发现的迁移细胞的细胞器。当细胞迁移时,许多称为回缩纤维的长膜系从细胞的后缘被拉出。名为迁移体的大囊泡生长在回缩纤维上。迁移小体与回缩纤维相连,并包含大量腔内囊泡,这赋予了迁移小体特有的形态特征。迁移体的形成依赖于四次跨膜蛋白(tetraspanins)。这些蛋白质形成富含四肽的微域,然后组装成迁移体。
在斑马鱼中,迁移体在胃形成过程中形成,然后在胚胎盾下的空腔中富集。提供发育线索的分子,如趋化因子 CXCL12,在这些迁移体中高度富集。当迁移体破裂或渗漏时,它们释放出这些配体,然后作用于周围的背侧前体细胞,从而影响器官的形态发生。因此,迁移体被认为是细胞与细胞之间通信的细胞器。
该研究发现迁移体分别通过释放 CXCL12 和 VEGFA 来实现募集单核细胞和促进血管生成的功能。该研究强调了单核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生成的重要性。基于这些发现,该研究提出了一种血管生成的「先锋」模型,其中迁移的单核细胞作为先导,在毛细血管形成之前为血管生成准备有利的微环境。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6-022-01026-3
转自:“丁香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