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所985,通过教育部论证!
2022/12/9 15:47:35 阅读:215 发布者:
近日,兰州大学“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 、南开大学“有机新物质创造前沿科学中心”分别通过教育部专家论证。
兰州大学
据兰州大学官网消息,12月2日,教育部组织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建设方案论证会。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马余刚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罗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政国教授,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薛小刚研究员,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戴雄新研究员,北京大学颜学庆教授,清华大学陈靖教授,四川大学马利建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苏光辉教授,南京大学宋凤麒教授,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廷贵等11位专家组成教育部论证专家组,由马余刚院士担任专家组组长。
雷朝滋在讲话中指出,前沿科学中心是教育部加强有组织科研、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最重要的平台与载体。他强调专家论证要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是否“非建不可”“非兰大莫属”“未来可期”的逻辑展开论证。希望兰州大学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支持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瞄准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组织跨学科团队,长期坚持、长期积累、长期攻关,在“双一流”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优势聚焦,持续产出重大原创性、引领性成果,自觉履行高水平核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管理委员会主任严纯华围绕强化组织领导、强化一流队伍建设、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强化条件保障以及强化开放合作等方面对中心建设推进情况进行了介绍。严纯华表示,中心面向稀有同位素高效获取及安全利用领域的重大需求,坚持“小规模、大目标、有特色、高质量”的建设理念,致力在核科学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方面做出兰大贡献。兰州大学全力支持中心建设,凝聚学科交叉力量、集聚优势创新资源,力争将中心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
与会专家听取了中心建设方案与前期推进情况的汇报,围绕研究方向、建设规划、条件支撑、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专家组认为,“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面向稀有同位素高效获取及安全处置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结合兰州作为国家核科学重镇的区域优势,针对稀有同位素的变革理论、高效获取、创新应用和安全处置等四个研究方向开展交叉融合研究,对于提升我国在核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推进高水平核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中心建设定位准确,任务目标和研究内容清晰,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切实可行,一致同意通过论证。
南开大学
据南开大学官网消息,11月30日,教育部组织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有机新物质创造前沿科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设方案专家论证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丁奎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方维海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元英进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范青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游书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周永贵研究员,天津大学巩金龙教授,天津大学马军安教授,天津理工大学鲁统部教授,,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李原强副总经理,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开发中心张永振副部长等11名专家组成论证专家组。由丁奎岭担任专家组组长。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讲话中指出,教育部实施“珠峰计划”,在“双一流”建设基础上形成优势聚焦,以持续产出重大原创性、引领性成果为目标全力建设前沿科学中心,进一步支撑国家科技强国建设。高等学校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切实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将前沿科学中心作为探索现代大学制度的试验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深耕基础研究、培育重大项目、做好支持保障,将中心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推动中国科技真正走到世界前沿。
论证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心首席科学家周其林汇报了“有机新物质创造前沿科学中心”的建设方案,表示中心将顺应物质科学发展的精准化、精细化、融通化、智能化的趋势,主动对接国家在绿色发展、生命健康、粮食安全、清洁能源等方面的重大需求,探索含碳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合成规律和功能应用,加快重大原创性引领性成果产出,勇攀科技自立自强高峰。
南开大学校长、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陈雨露介绍了中心建设推进情况,表示南开大学高度重视有机新物质创造前沿科学中心建设工作,将结合“双一流”建设规划布局,发挥学科群优势,制定有利于中心建设发展的政策,持续优化多学科交叉科研创新队伍、深耕有机物质精准创造及应用研究,力争把中心建成引领有机物质科学发展的世界知名科学中心。
专家组对中心建设方案进行充分质询,围绕研究方向优化、人才灵活聘用、仪器平台建设、场地硬件支撑、经费支持保障、支持政策倾斜、成果转化推进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一致认为“有机新物质创造前沿科学中心”面向有机新物质创造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围绕有机新物质高效合成、有机新物质生物功能研究、有机新物质能量转化与存储3个重要方向,搭建精准表征与计算模拟支撑平台,开展原创性科技攻关、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定位明确、目标清晰、基础坚实,方案切实可行,将为国家在物质科学领域构筑国际“领跑者”地位提供强大动能,为服务“绿色发展”、“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需求提供重要支撑。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论证。
前沿科学中心
前沿科学中心设立于2018年,是我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的核心内容,是教育部推动高等学校加强基础研究、实现创新引领的重要举措。按照教育部要求,前沿科学中心将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凝聚整合创新资源,发挥学科群优势,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团队,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成为现代大学制度的试验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的枢纽,成为我国在相关基础前沿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创新中心和人才摇篮、具有国际“领跑者”地位的学术高地,率先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
来源:兰州大学、南开大学
转自:“小木虫”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