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现在很多年轻老师,把做学术等同于按照规定“升级打怪”
2022/11/29 11:04:54 阅读:132 发布者:
近年来,文科博士生学术氛围下滑,已经成为学界普遍忧虑的问题,具体表现大概就是学习风气淡薄以及学术能力下滑。在我看来,这与文科博士大规模扩招有关:招得太多,总体水平必然下降。
我观察到的普遍性问题包括:
第一,基础差。不少学生硕士阶段受到的专业训练不够,基本功弱;写东西写不明白,说话说不清楚;读完硕士,根本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研究。
第二,计划性差。很多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读博,主要因为没有找好工作,就来读博,并不喜欢也不打算做科研。每天都很懵懂,不知道要做什么,除了上课,等着老师安排,和本科生差不多。
第三,创造性差。博士生是准独立的研究者,要能够创造性地完成科研任务。以往博导指导学生,说个方向,定个题目,再大致谈谈想法,剩下的工作博士生就完成了,碰到问题再和博导交流。现在学生很少有这样的能力,写个小论文都要一步一步给安排得明明白白,格式、字词这些事情都要帮助修改。
第四,缺乏学术热情。不光博士生,现在很多年轻老师,对于学术都没有什么热情。把做学术等同于按照规定“升级打怪”,很少追求真理的理想因素,更不要说为了学术做出牺牲之类。
博士生是学术的后备军,我担心文科博士生学术能力下滑,最后结果是整个学界学术水平的下滑。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来源:墨香学术 微信:moxiangxueshu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