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教授,加盟985大学
2022/11/29 10:33:35 阅读:181 发布者:
据澎湃新闻报道,日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官网“师资队伍”栏目更新信息显示,知名明史学者张献忠已于今年9月加盟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公开资料显示,张献忠,男,籍贯山东平邑,出生于1973年12月,先后就读于烟台师范学院、南开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张献忠曾任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献忠 教授
学习经历
1992.9-1996.7,就读于烟台师范学院历史系,获历史教育学士学位;
1996.9-1999.7,就读于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2007.9-2010.7,就读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9.7-2012.3,天津人民出版社编辑、副编审,其中自2001年3月起先后任编辑室副主任、主任;
2010.11-2014.6,山东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
2012.3-2013.10,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社会科学》杂志社副编审;
2013.10-2018.3,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人员,其中2015年11月评为研究员;
2018.3-2022.9,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2.9-,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张献忠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史、书籍史、科举学、医疗社会史,著有《明代商业出版研究》《大家精要·李贽》《中国反贪史》(合著)等。
由于与明末大西王张献忠重名,又专攻明史,作为学者的张献忠曾多次引起舆论关注。
据四川媒体《华西都市报》2017年报道介绍,张献忠生于1973年。“名字是爷爷取的,我是‘现’字辈,爷爷那时对农民起义军领袖又很崇拜,就给我取名张现忠。”张献忠说,老师老是把他的名字写成“张献忠”,就干脆改成张献忠。“上大学时,同学们还老调侃我,问我家里有没有宝贝。”
2017年4月7日,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的“彭山江口沉银遗址历史学者座谈会”在彭山举行。座谈会上,来自国内的18位历史学者,围绕张献忠沉银遗址重要意义和价值、沉银考古发掘价值意义等话题,纷纷发表各自的观点。
最引人关注的是,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献忠带来的《“张献忠屠蜀”与清朝政治合法性之建构》,引起张献忠说“张献忠”的热议。这一次入川,张献忠说,是来给前人“张献忠”洗冤的。
通过分析史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学者张献忠当时认为,“大西王确实在四川进行过惨无人道的屠杀,而且数量不会太少。但是也必须认清两点:第一,大部分史籍都有夸张,甚至将明、清以及地方武装对四川人民的屠杀也嫁祸于大西王;第二,大西王的‘屠蜀’政策主要发生在后期,范围仅限成都地区。”
来源:山东大学、澎湃新闻
转自:“学术会议资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