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S团队最新柳叶刀论文:中国老年人口照料需求的近期趋势和未来预测
2022/11/28 16:29:15 阅读:320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 ,作者CHARLS_Team
来源:CHARLS2022年全国调查访问现场
人口老龄化伴随着疾病患病率上升,给社会医疗和照护带来沉重负担。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团队最近在《柳叶刀-公共卫生》子刊(The Lancet Public Health,IF=72.4)发表的研究,使用有全国代表性的数据,发现中国老年人的失能率从2011年至2020年呈下降趋势,教育、住房和医疗资源可及性的持续改善是该趋势主要驱动因素;研究团队推算了过去十年我国失能老年人总数并预测了未来十年(2021-2030年)我国失能老年人总数,为我国老年人照料需求这一重要指标提供了数据参照。
该论文的研究数据来自于2011、2013、2015、2018和2020年CHARLS调查。CHARLS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45岁及以上人口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对象来自28个省份、共150个县/市辖区和450个社区/村。抽样概率基于各区域人口规模,样本具有全国代表性。该研究选取了60岁及以上且失能信息无缺失的样本。根据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将失能研究对象划分为三个水平:一级失能是指任何一项ADL条目需要帮助;二级失能是指任何一项ADL条目或者IADL中的做饭、购物和服药需要帮助;三级失能是指任何一项ADL条目或者IADL条目需要帮助。
结果显示,中国老年人一级失能率从2011年的11.7%(95% 置信区间:10.6-12.8)下降到2020年的8.1%(CI:7.5-8.7),同样的趋势在二级(从2011年的20.3%下降到2020年的14.3%)和三级失能率(从2011年的24.5%下降到2020年的17.8%)也存在。
论文将失能率和我国60岁及以上总人口数相乘推算出各年全国老年失能人口数。在2020年,一级失能人口为2061万(95% 置信区间:1901万-2220万),比2011年下降了96万;二级失能人口为3633万(CI:3427万-3840万),比2011年减少了126万;三级失能人口为4530万(CI:4302万-4759万),比2011年增加了5万。
论文进一步把2011-2020年失能人口的变化分解为两个因素的贡献:人口基数增长和失能率变动。按照一级失能的口径,人口基数增长使失能人口增加了682万,失能率下降使得失能人口减少了777万,两者相抵之后失能人口净减少了96万;按照二级失能的口径,人口基数增长使失能人口增加了1194万,失能率下降使得失能人口减少了1320万,两者相抵之后失能人口净减少了126万;按照三级失能的口径,人口基数增长使失能人口增加了1459万,失能率下降使得失能人口减少了1454万,二者基本相当,相抵之后失能人口净增加仅5万。
论文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了失能率与性别,年龄,户口,教育,住房适老化设施(室内座厕,室内蹲厕和室内自来水),医疗资源可及性(社区居民常去的医院设施的距离)的关系,发现女性,高年龄组别,农村户口,低教育水平和失能率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教育水平的提高、住房适老化设施和医疗资源可及性的持续改善可以解释2011年至2020年期间三级失能率下降的41.84%。
最后,作者从2020年的失能率出发,基于回归模型的结果,对模型中影响失能的各项因素的改进趋势进行了假设,从而推断了由于这些因素变化导致的从2021年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的失能率。结果显示,2030年一级失能率下降至8.04%,二级和三级失能率分别下降至13.28%和16.05%。尽管失能率持续下降,但是由于老年人口规模不断上升,仍然将导致2030年有更多的失能老年人口:一级失能人口达到2971万(95% 置信区间:2707万-3236万),二级失能人口达到4907万(CI:4598万-5216万),三级失能人口达到5932万(CI:5594万-6270万)。
论文的政策含义是,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导致的照料压力依然巨大,因此继续降低失能率很有必要,必须积极推进健康老龄化,并且在适老化环境改造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转自:“三农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