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商朝人殉宗教和仪式是如何走向毁灭的?

2022/11/28 13:38:11  阅读:282 发布者:

关中盆地在群山环绕之中,如一条东西狭长的柳叶,渭河从盆地中央流过,中途接受灞河等支流的注入,最终汇入黄河。新石器时代中,关中盆地涌现出许多繁茂的村落,但在四千多年前的龙山时代,华夏大地再现动荡,今天西安西郊的客省庄就出现了大量的杀戮、冲突、人祭迹象。之后,关中盆地又陷入了沉寂。

到了商朝,关中被纳入经营,逐渐成为人口集聚的区域。西安市东郊灞桥区老牛坡村的黄土地层,各期都留下了商人的文明痕迹,包括青铜冶炼遗迹,还有陶器碎片,以及用人献祭的痕迹。商人军队在关中西部平定名为“周”的羌人部族后,武丁王册封了王族显贵统治关中,被封者称为“周侯”。之后又在当地册封崇侯。

商人不断掀起征战,又在战争结束后大量殉人,因而也不得不吸纳边疆部族来充斥军力。周文王祖父一代的姬姓周族就是由此进入关中的。青年历史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李硕在其所著的《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一书中指出,“改变上古华夏文明历程的大转折,也自此开启”。

书中梳理了近年来的考古实证,结合史料记载,叙述了夏商两代的历史。二里头-夏朝建成了大型聚落和复杂社会,依靠青铜技术保持着长期稳定。取而代之的商朝,高度尚武,并建立起体系繁盛的创世神话和图腾。依托神授权威获得统治正当性的商人,积极实施人殉——被殉人员主要是战俘,中原各地许多商朝时期的考古遗迹均出土了类似的大规模人殉痕迹。

《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书中历数了殷商王室和贵族主持的一系列可谓惨无人道的人殉献祭,动辄数千、上万。书作者解释说,通过大量献祭,商王宣称自己的王权获得了神权庇佑,并以此来凝聚国内各级贵族和民众。

书中考察了周族的起源。《诗经》中介绍了周族始祖姜嫄生下的后稷(又名“弃”),积极从事农业种植,播种各种作物,还革新了管理庄稼的技术,然后用农作物来祭祀获得了祖先神的庇佑。

祖先神本来是夏朝,以至商朝统治者的意识形态核心,强调其与夏朝以及后来的商朝王族的血脉相连,献祭-庇佑的关系是牢固的;但周族的创始神话和传说则证明了,完全可以不采用人殉来获得庇佑。《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书中认为,夏朝和商朝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畜牧业,而周朝及之前的姬姓周族的发展,则建立在农业基础上。

姬姓周族在学习商人青铜器铸造技术,以及相应的世界观体系后,又受商人崇侯的邀请从陕北迁居关中,这为自己掌握的农业技术应用,以及部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书中根据1976年出土的周文王宅院以及相关的甲骨卜辞为据指出,周文王很早就开启了“和诸神共谋的翦商事业”。

周文王姬昌在自己的长子伯邑考和次子姬发开始分担部族征战工作(目的是采集缴纳供商人王庭人殉的人口)后,就开始研究占卜、祭祀、通灵等巫术。这其实已经是僭越之为,商朝规定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可传达给诸神,严禁王以外的人采用。商朝分封在各地的侯国,都没有发现刻字的占卜甲骨。

周文王宅院的地下室里,大量储藏了龟甲,就是供自己卜算。另一方面,姬昌还礼贤下士,积极吸纳因逃避纣王暴虐统治而西逃的各类人才,并打听商王献祭的消息,然后自己根据甲骨占卜来校验,从而提高自己占卜的水平。书中指出,周文王甚至自己祭祀商朝先王,包括纣王的祖父文丁和父亲帝乙。

《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书中指出,《易经》中其实记述了文王时代的献祭故事。纣王曾派重臣巡视周地,文王取悦了对方,并因此获得朝见纣王的机会。在殷都,姬昌参加了一些献祭仪式,更好地学习了卜算技术。但周族的强大,本就引起了纣王的猜忌。这种情况下,文王被投入大狱,很可能被选中作为人殉的对象。书作者解读认为,关押在监狱的姬昌,所吃的食物,还有之前被人殉杀死的人的肉。

姬昌被关押时年纪已经很大,周族又大量进贡财物,还走了纣王宠妃苏妲己的母族的后门,这在《易经》中也有清楚记载“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也就是说妲己派宦官贯鱼到牢狱探访姬昌,并促成其释放。《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书中指出,这段恩情对于周族非常重要,虽然妲己背负了诸多恶名,但周人代商后,还是重用了其家人。纣王的儿子武庚还被周武王分封,这个武庚就很可能是妲己所生。

姬昌关押期间,从易卦占算体系中获得了神启,坚定地认为商朝的暴虐统治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姬昌以及到殷都营救他的周族显贵,对于商王的残酷人殉心有余悸。在返回关中以后,除了担任质子的伯邑考,周文王父子开始为倾覆商王的统治展开更为积极而周密的布置。《易经》中也记述了姬昌等人的考量,比如如何渡过黄河,如何联络其他部族作为同盟军,如何学习商人的大兵团作战技术,如何学习和改良商人的铸铜技术。

这一切在周室代商以后,在周公辅政时期被悄然湮没了。周公的讲话文稿中将商王朝的倾覆归结于统治者的个人德行,完全没有提及商人的人殉宗教,以及过度尚武的文化造成的杀戮惯性。他还主持销毁了纣王时期的甲骨记录。周公做这一切的目的,并不是否认自己父亲和哥哥的功业,而是通过抹杀人殉宗教来清理记忆,防止其死灰复燃。《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书中指出,周公主持重修了华夏历史,指出夏人、商人、周人没有什么区别,王朝更替只因末代君王的德行缺陷。尽管之后历代仍残存了一些人殉的仪式,但已经不再成为政治和社会主流,也不为普遍的文化观念所接纳。至此,中华文明焕然一新,进入了一个高水平开化和文明的新阶段。

转自:“学术那些事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