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一号”载荷“硬X射线成像仪”首图发布
2022/11/28 9:35:25 阅读:137 发布者:
11月21日,“夸父一号”(ASO-S)卫星载荷“硬X射线成像仪”(HXI)首图发布会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以下简称紫金山天文台)举行。
10月9日,ASO-S卫星在酒泉卫星中心成功发射。作为卫星三大载荷之一的HXI由紫金山天文台牵头负责研制,承担着观测太阳耀斑非热辐射的任务。
发布会上,HXI载荷主任设计师张哲介绍了ASO-S卫星和HXI载荷的设计、研制、发射及在轨早期梗概,并展示了卫星入轨一个多月以来载荷开展的各项在轨测试和定标工作。
通过对比11月11日爆发的“双十一”系列耀斑的HXI数据和SDO/AIA图像,HXI载荷数据科学家苏杨指出,HXI各项功能指标达到预期目标,准直器性能、对齐精度、指向镜数据、探测器性能、成像算法、修正算法、能量定标算法均达到理想效果。
“在准直器前后1.2米距离上,最难对齐的36微米节距光栅子准直器(最高分辨率达到3.2角秒)在成像中表现突出,这说明在尚未进行光栅定标情况下成像的优越性能已经超过HXI团队预期。”苏杨告诉《中国科学报》。
ASO-S卫星首席科学家甘为群说,由于准备充分,HXI在开机的第20天,即逮到第一个M级耀斑的当晚,就获得了首幅太阳硬X射线图像,此次所展示的图像经过了多方比对并经后续观测反复确认,是我国首次获得太阳硬X射线图像,也是当下国际上地球视角唯一的太阳硬X射线图像,其图像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HXI观测到的一个太阳耀斑,是一个较小的C级耀斑,发生在2022年10月22日。此图为HXI分析软件测试版中的耀斑光变。
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左图展示了2022年11月11日01时发生的一个耀斑图像,背景是SDO卫星拍摄的AIA 1700埃图像,叠加的等值线为HXI两个能段的成像(25-30和30-35 keV,这里的图像尚未进行光栅定标,位置为平移对齐,但图像和太阳自转轴的倾角以及平台抖动带来的影响均已修正),可以看出经典的双足点源结构,且其中一个在高能具有精细的双源结构;右图显示了该耀斑在全日面图像上的位置。
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HXI观测到的2022年11月11日03时耀斑的光变(左)及成像(右)。左图分别展示了全开探测器、背景探测器的光变和10-300 keV的动态能谱图,右图为峰值期间AIA 1700埃图像和叠加的HXI 25-30 keV的硬X射线源。两者的一致性充分说明HXI优异的成像性能和成像算法的正确性。
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来源:中国科学报
转自:“中科院之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