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你会在看到文字的同时“听到”声音吗?

2022/11/28 9:01:26  阅读:184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科学阅读实验室 ,作者阿灰

互联网冲浪的时候,常常会看到网友发表“你为什么能发语音”的评论。比如下面这个表情包:

大家脑海里是不是已经有声音了呢?

渐渐地,“你为什么可以发语音”成为了一个网络热梗,指的是当看到别人发表的某些文字或

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出其声音和画面,感觉像听到了声音。

为什么我们明明没有真正地“听到”声音,却好像真切地感受到了声音的存在呢?这里就要介绍一个心理学概念: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是人们在没有发出声音的情况下,听到脑海里发出声音的现象。当你在阅读这篇推送的时候,听到内心的朗读声了吗?

「阅读中的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在我们的阅读中,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呢?

大家一起来看下面这段话:

怎么样?是不是看起来觉得十分困难?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心里默读出来,反正小编已经开始觉得舌头打结了=.=|

显然,这种朗读起来饶舌的句子,默读起来也是十分困难的。部分原因在于,阅读时内部言语的参与使我们对文字的读音也进行了加工,而文字之间读音的反复重复会降低我们的加工速度,从而造成阅读困难。

「心理学家是怎么研究内部言语的?」

眼动追踪的研究发现,读者在阅读绕口令时,所用的阅读时间更长,阅读效率更低,说明在阅读绕口令时存在内部言语。

皮肤电的研究发现,读者即使在默读的时候,负责发音的器官(如喉咙)也会产生更大的皮肤电位,说明默读中也有类似发音的准备。

「大脑中的内部言语」

倾听“内心的声音”时,我们的大脑究竟在干什么呢?

在大脑看来,“内心的声音”与说话并没有什么不同。神经影像研究发现,在进行内部言语时的大脑活动与正常说话时基本一致,比如都会激活大脑中的运动言语中枢:布洛卡区(Brocas area)。这表明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即说话)之间存在着共性。

「内部言语的作用」

干扰内部言语会降低阅读效率。

研究发现,在读者阅读时,通过设置干扰内部言语的任务,比如大声说一些无意义的音节(如bla bla”),读者的阅读效率会大幅降低。

内部言语是工作记忆的好帮手。

通过在内心复述看到的内容,我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将这些内容暂时存储在工作记忆系统中,以便随时使用这些信息,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

「内部言语从何而来」

有研究者提出,阅读中的内部言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孩童时期。儿童往往通过朗读学习阅读,如晨读课上朗读课文。随着我们的长大,这种出声朗读的方式逐渐变得隐蔽,最终成为我们脑海里“小人的声音”。

也有学者从进化的角度解释内部言语的由来。大脑是亿万年进化的产物,具有加工听觉语言的脑区;然而文字仅有数千年的历史,大部分人能够使用文字仅仅是数百年的事情,因此大脑并没有进化出专门进行阅读加工的脑区。在阅读中,我们需要将文字转化成“声音”,以便听觉语言脑区进一步加工。这个“声音”可能就是内部言语的来源。

如果你没有或者很少出现内部言语,也不必疑惑。这是因为内部言语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人内部言语较丰富,而也有一些人则几乎没有体验过内部言语。

除了阅读之外,内部言语也可能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其它方面。我们计划事件、回顾反思、审视自我,甚至做数学题时,都可能会出现这样“内心的声音”。这些脑海中的声音对我们认识自我与世界、形成思维也非常重要。正如柏拉图所说,「思维是灵魂的自我对话」。

转自:“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