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黄飞&李宁团队Nat. Energy:低聚物受体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2022/11/25 17:24:48 阅读:305 发布者:
1
前言回顾
近年来,由于小分子非富勒烯受体(SM-NFAs)的快速发展,体异质结(BHJ)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的功率转换效率(PCE)将单结OSC的PCE提高到19%。然而,为了实现商业化和应用,OSCs不仅要有高的PCE,而且还要有优异的稳定性。尽管基于Y6及其衍生物的器件效率很高,但这些Y系列SM-NFAs固有的低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高扩散特性容易在OSCs的活性层内形成动力学不稳定的形态,从而影响器件的长期稳定性。
为了解决BHJ活性层的形态不稳定性,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策略是通过聚合SM-NFAs来构建聚合物受体,这可以继承前体SM-NFAs的优点,例如近红外区域的高消光系数、较高的电子迁移率,将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APSCs)的PCE提高到约17%的水平。尽管APSCs在热应力或光照下表现出比基于SM-NFAs的OSCs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但该类聚合物受体的性能对批次和分子量的依赖性较大,为器件加工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并限制了APSCs的开发和商业化。因此,为了同时克服SM-NFAs和聚合物受体的固有问题,开发具有高Tg和特定化学结构的新型材料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构建高效率与长寿命相结合并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OSCs仍然具有挑战性。
图1.受体的材料特性
2
文献简介
有鉴于此,为了评估设计具有低聚物受体的稳定高效OSCs的可行性,并理解分子水平上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近日,华南理工大学的黄飞教授、李宁教授团队在《Nature Energy》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中,报道了一种低聚物策略,即以Y6类似物(OY1)为单体,2,2’-双噻吩为π桥单元,通过一锅反应合成了二、三、四聚体:OY2、OY3、OY4,以及高聚物POY。研究结果显示,在具有不同分子链长度的NFAs中检测到不同的热性质、结晶行为和分子有序性。得益于精确调节分子尺寸,OY3具有同OY1的足够结晶度、与POY相当的热稳定性,从而在相应的共混膜中实现了优化的微观结构和稳定的形态。
图2.OY1-OY4和POY的器件性能
当与聚合物给体PBDB-T匹配时,基于OY3的器件获得了超过15%的PCE和优异的光稳定性,其在运行1000小时后仍能保持初始PCE的90%以上,预计平均T80大于25000小时,这相当于16年的运行寿命,主要归因于OY3具有更高的热转变温度和更有序的微观形貌。这一结果有助于构建稳定高效的OSCs。
图3.不同共混物的形貌模拟
3
文献总结
综上,该工作中所开发的低聚物策略可以为分子设计提供新的见解,并使有机光伏技术更接近实际商业应用。相关研究成果最新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Energy》上,题为“Organic solar cells using oligomer acceptors for improved stability and efficiency”。
本文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低聚物受体,形貌调节,高稳定性。
转自:“有机光电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