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动物数数是真的会,还只是条件反射?

2022/11/25 14:14:20  阅读:166 发布者:

导读

一匹马能够学会数学吗?

20世纪初,当时德国的一位退休数学老师,就“教会”了自己的一匹叫“汉斯”的马做数学题。

“如果一个月的第8天是星期二,那这周的星期五是这个月的第几天?”这位退休教师向自己的爱马提出这样一个算术问题。

人在计算日期的时候,尚且需要一点点思考的时间。而这匹“聪明”的马,坚定地用蹄子敲击地面11下。它不光会简单的加减法,还会计算日期,甚至能“拼写”人名。

汉斯的故事,让人们思考:动物也能学会数学吗?还是说,对数字的理解是动物与生俱来的技能?那如果算术题的答案是“零”,动物是否也能理解?

 

钱凝露 | 撰写

徐诗露 | 责编

对于数字的理解,常常被误认为和语言一样是人类的一种独特能力。

实际上,科学家研究过的每一种动物,包括昆虫、头足类、两栖类等等,都有数感。

意大利特伦托大学(University of Trento)神经科学家乔治·维罗提格拉(Giorgio Vallortigara)认为,数感是动物身上一种普遍的能力,而且可能有古老的渊源。

随着研究的推进,科学家从动物身上发现了越来越复杂的数学能力。

那么,这是否能够解释宠物马汉斯为什么能学会数学?

01

真的会?还是条件反射?

宠物马汉斯的运算能力曾经轰动一时,登上纽约时报头条。

聪明的汉斯和他的主人,图源nature.org

比较生物学家、心理学家奥斯卡·冯斯特(Oskar Pfungst)专程慕名而来,观察了汉斯的表演,从汉斯异常的鼻息和马主人的手势上发现了端倪。

汉斯根本不是真的会数学,而是通过察言观色完成了“运算”,就像马戏团的小狗报数表演。

人们这时才醒悟过来,汉斯会“数学”根本就是一场骗局。因此,人们更加怀疑对于动物没有数学能力,这种怀疑一直持续到今天。

但过去的二十年间,严格的实验表明,即使大脑很小的动物也表现出一定的数感,而且这是一项与生俱来的能力。

还有什么动物比刚出壳的小鸡更“纯净”、更适合验证这个观点?

表现出数感的小鸡 图源quantamagazine.org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The University of Padova)的心理学家罗莎·鲁加尼(Rosa Rugani)领导研究人员,使用刚破壳若干日的小鸡进行数感实验。

研究人员向小鸡展示两组物品,几乎所有的小鸡倾向于靠近物品数量较多的那一组。

然后,研究人员进行了另外一项更加复杂的实验。

他们再次向小鸡展示数量不同的两组物品,随后用两个屏风分别遮蔽了这些物品、隔开小鸡和物品。接着他们将其中一些物体在屏风后面移动,而此时小鸡站在屏风的另一边观察。

研究人员发现,不管屏风后的物体移动了多少,小鸡总是能够站在隐藏更多东西的屏风前。

鲁加尼认为,小鸡似乎在进行类似加减法的计算,关注着物品的数量变化,表现出一定的数感。小鸡的“计算”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而不是受到训练的结果。

科研人员研究了猴子的神经活动,也证明了动物有数感的观点。

猴子的神经元对数字有选择性响应。它们对屏幕上的3个点反应最强烈,对24也有微弱的反应,但对15则完全没有反应。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动物天生就有数感,那么它们理解数字的极限在哪里?会不会出现错误?

02

动物数感的边界

动物的数感大多数时候是正确的,但并不总是正确。

大多数动物在区分相差较大的数字时效率更高。比较63的大小,相较于比65更容易。

当两个数字的差相同时,动物处理较小一组的数字更加容易。也就是说,比较3438谁更大,相较于比48的大小困难得多。

比较圆点数量的乌鸦 图源quantamagazine.org

动物还能表现更抽象的数学能力。

鲁加尼再经过6年的持续研究,发现小鸡会把较小的数值与左侧联系起来,而较大的数值则与右侧相关,就像人类从小到大排列数字一样。

她和其他学者又发现了更多动物有数感的证据,甚至还发现动物可以理解更加抽象的数学概念。

动物的数感一步步被证实,那它们又能否理解“零”的概念呢?

03

如何看待“零”

“零”在所有数字中,最为特殊,它代表了“无”。

人对“零”的概念会感到困惑。尤其是一些年幼的孩子,他们并不把“零”视为一个数目。

“要理解‘零’的概念,就需要超越经验组成的世界。”

德国图宾根大学(University of Tübingen)的神经生物学家安德里亚斯·尼德(Andreas Nieder)如此解释这种现象。他进一步举例解释说,在日常交际里,人类会说“我不买鱼”,但不会说“我要买零条鱼”。在这个时刻,人类的惯性思维不会把“零”作为数词使用。

安德里亚斯·尼德 图源quantamagazine.org

尼德进一步补充说,当我们回顾数学的历史,会发现零在人类的文化中也是较晚出现的事物。直到7世纪,人类社会才开始在数学运算中使用零。

那么,动物会如何理解“零”的概念呢?

2016年,尼德的团队在一项实验中发现,猴子认为零是无限接近于1的数字,而不是“无”。

随后,科学家还在蜜蜂、乌鸦等动物身上继续求证,试图弄清楚动物能否理解“零”的概念。

除了实验求证,他们也在进行合理的推测。

鲁加尼认为,动物也许会在日常生存中认识到“零”或者“无”。

打个比方,对于被掠食的动物,如果两个掠食者进入同一片森林,其中一个离开了,这片森林仍是危险的。只有掠食者全部离开、数量为“零”,森林才是安全的。

然而尼德并不认同鲁加尼的观点。他认为动物认识到“零”代表“无”就足够了,动物在日常生存中不大可能把零作为一个数字来使用,就像人不会在日常交际中使用“零”作为数词。动物更可能想到的是“这片森林里没有掠食者了”,而不是“森林里有零个掠食者”。

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家对于动物的数感还在全方位探知的阶段。动物能够比较数量的多少、进行数字排序、理解“零”的概念,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又有什么意义?

04

管窥数学基石

我们被教会1+1=2”的时候,是否真的通过数感理解了概念?或者我们和“聪明的汉斯”一样,只是会生硬地记忆,我们的运算也是一种“表演”?

我们的数感到底从何而来?

黑猩猩通过记忆识别数字顺序

尼德与他同行的科学家正在解答这个问题。

他们认为,动物对抽象数字的认知,也许正是生物演化的基础,可以借此探索人类演化的奥秘和数感的生物学起源。

尽管动物展示出的数感令人印象深刻,但与人类原本的认知有所不同,它们将数量概念化的方式与人类差异巨大,人类在这方面还是生物中的佼佼者。

比如,人类可以把数字与任意的数学符号联系起来,这是经过训练的动物也无法做到的。

在数感的基础上,人类超越数字,建立起用于运算的符号系统,创造了“数学”。

如果说人类是“万物之灵长”的话,语言和数学或许就是人类头顶的王冠。

但我们有多了解数感和数学的起源?人类对于抽象数字的理解,是否像语言的诞生一样古老?这些问题仍然等待尼德和众多科学家解答。

转自:“深究科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