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南医大刘庆淮/陈雪团队揭示环状RNA的m6A修饰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的作用和机制

2022/11/24 17:51:18  阅读:139 发布者: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又称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性视力损害,是世界范围内老年人群不可逆盲的首要原因。主流观点认为氧化应激、炎症损伤、光损伤、细胞衰老、代谢因素、遗传突变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的不可逆性病理损伤,继而引起AMD的疾病表型,然而AMDRPE变性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明确AMDRPE损伤的分子机制,找到能有效控制AMD发生发展的防治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21116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刘庆淮教授和陈雪副教授研究团队在 Cell 子刊 Cell Reports 上发表了题为:m6A modification of circSPECC1 suppresses RPE oxidative damage and maintains retinal homeostasi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报道了环状RNAcircSPECC1 在抑制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氧化损伤、维持视网膜稳态中的重要作用,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及干预提供了新线索。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氧化应激、炎症等多种损伤性因素的作用下,RPE细胞内circSPECC1的表达降低,并且在AMD患者的RPEcircSPECC1呈现低表达。功能研究发现,在RPE细胞中敲降circSPECC1后,RPE细胞内出现了氧自由基的异常积聚、线粒体功能损伤、吞噬功能障碍、脂质代谢异常等病理改变。动物实验结果提示,在小鼠RPE中敲降circSPECC1将诱发RPE变性,并激活炎症反应、破坏视网膜稳态,引起视网膜损伤和视功能障碍。

同时,研究人员发现,circSPECC1的出核过程受YTHDC1介导的m6A甲基化所调控,且circSPECC1作为分子海绵,能够结合的微小RNA miR-145-5p。在病理状态下,RPE细胞内的circSPECC1表达降低,故其结合的miR-145-5p减少,导致游离的miR-145-5p含量增加,miR-145-5p下游CDKN1A表达降低,从而诱导RPE出现一系列病理性改变。

该研究首次关注到circSPECC1AMD病程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进一步突出了环状RNAAMD中的重要角色,为评估以circSPECC1作为AMD诊断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同时也将为探寻以circSPECC1为靶点的AMD治疗提供新思路。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教授陈雪、博士研究生王颖和硕士研究生王嘉楠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刘庆淮教授为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22.111671

转自:“生物世界”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