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甲骨文的故事

2022/11/24 17:30:59  阅读:302 发布者:

20221110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的重要成果和新进展。新发现的大量遗迹遗物,正在逐步为我们还原更加全面、真实、鲜活的商代文明。

甲骨文的发现、研究和崛起,背后有许多的机缘巧合,但更是因为许多人持续不懈的发掘和研究,才在这短短不到百年时间,开启了这把通往三千五百年前的历史的钥匙,并发展为一门显学。而在发掘及解读甲骨文上,不能不提的一位,便是董作宾先生。

董作宾,字彦堂,是甲骨四堂之中唯一接触过实地考古工作的大师。一九二八年,正因董先生一句“甲骨文挖掘之确犹未尽”,才使当时的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先生下定决心,展开正式的甲骨文的发掘工作,可以说没有董作宾先生,大量的甲骨文就可能失去问世的机会。

▲董作宾手绘的卯鸟星刻辞摹本

除此之外,董作宾亦是中国甲骨学和考古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其贡献广为人知,无论是“贞人说”“甲骨断代方法”“分期分类”以及“殷历谱”等,都是欲踏进甲骨殿堂的初学者必须认识的重大课题。

要谈甲骨文,是很难和董作宾先生分开的,正因为有了他,甲骨文才能被世人看见,也正因为有了甲骨文,董作宾的成就才能流传于世,即使两者相隔三千余年,却如此紧紧地纠缠在一起、无法分割。

▲小屯村的考古发掘工作。有了第一次发掘的成功,考古队决定继续沿用董先生的大规模发掘法。于是一九二九年三月七日起,在小屯村中、村南、村北三处的第二次发掘也是按照同样的方法,一共开坑四十三个

两万年前华北已有人居住,一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已有了文化发展,五千年前,已有了新石器时代的农业耕作,而文字的起源,便正当此时,所以到了古籍中流传的黄帝时代,有了史官,有了文字,并不算稀奇。

再看荀子所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可以知道仓颉以前,应该已经有文字,正像章太炎所说:“仓颉者,盖始整齐画一,下笔不容增损,由是率尔著形之符号,始为约定俗成之契。”

▲小屯南地甲骨堆发现场模型

唐兰亦说:“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文字的发生,总远在夏以前,至少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的文字已经很发达了。”这种估计,大致是不错的。

甲骨文,在二十世纪初叶,曾在中国历史、文化、学术等领域绽放异彩,它光芒四射,照耀全世界。同时,它的一条光线支流,表现于书法美术。为了欣赏殷代名史家书契的文字,许多人把卜辞中可以认识的字,集为联语和诗词,书写出来供人悬挂欣赏。

这在“甲骨学”中,只能说是“游于艺”的一种余兴。我们的中国文字,在三千年前的殷代已由图画变成了符号,这种符号完全用线条书写,这种线条有刚健、柔媚,各种不同的姿态,尤其在一些象形字中,很接近大写意的原始图画,所以看起来就非常美观。

▲甲骨文书法作品

本来,世界上文字的起源都是图画,西方的文字完全变为“音符”,用于拼音,虽然很简单,但是已没有图画的意义了。中国字一面附加“音符”,一面保存“意符”,一脉相传,上下五千年,每个字的结构不同,就特别能表现出书法的美来。从古至今,从金文、甲骨,以至小篆、隶书、行、草、正楷,历代都产生不少著名的大书法家。他们各人功力独到之处,表现出别样的精神和风趣,这正是“可为知者道,难与俗人言”的。实在说起来,欣赏中国文字的美,只有中国人有此眼福,又需特别具有欣赏书法的素养。

文字愈古,距离原始图画愈近,因此,三千年前的甲骨文字,便为一般爱好中国文化的人们所激赏。

甲骨文本身,有过二百七十三年的历史,书契有肥、有瘦、有方、有圆;有的劲峭刚健,有顽廉懦立的精神;有的婀娜多姿,有潇洒飘逸的感觉,以殷代中兴名王武丁时代为例,那时候的史臣们书殷代王朝,爱好艺术的空气非常浓厚。从十年考古发掘所得的陶、骨、蚌、石、牙、角,各种器物中绘画雕刻,充分可以看出,铜器雕刻尤为精巧。在这种情形之下,史臣们也把爱美的兴趣,移转到甲骨文上,所以此时的甲骨卜辞,在书写契刻后,于字划之中,填上朱墨,使鲜美光滑的牛骨龟甲上,又加上鲜艳的红黑色彩装饰。三千年后的今天,出土时候,朱墨相映,色泽犹新,直使考古学家在田野间就把玩摩挲,爱不释手。

▲殷商武丁早期和征讨相关的全版甲骨刻辞,可看到武丁时期的书契之美

甲骨文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中国文字,虽然还保有着相当浓厚的图画性质,但是基本上已经符合中国文字造字和使用的规律——六书,也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以上造字原则,皆可在甲骨文中看到,甲骨文可以说是相当成熟的文字。

郭沫若先生曾研究指出,中国文字发展到甲骨文时期,至少经历了一千五百年的历史。而中国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一路走来,基本的形体一脉相承,虽然书写方式有了改变,但构成逻辑还是相同的,所以即便是没有接受过古文字学专业训练的人,也多少能够分辨出几个简单的甲骨文。

不过,我们终究去古已远,对于很多文字被创造的基本动机,也就是它的原始意义,已经很难明了了。尤其许多字的背后其实隐藏了许多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内涵。

幸亏在三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甲骨文终于重见天日,也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和解读,让很多原本已经面目模糊的文字,又被清楚认识了。

——点击

,即可购买(๑๑)——

简介:汉字是全世界文字体系中历史最悠久的,要探究汉字的起源及其发展,就不能不从甲骨文说起。本书介绍了甲骨文如何被发现以及如何成为一门专业的学问,并针对甲骨文和汉字做出深入浅出的解读和介绍,还从甲骨的占卜和记载内容,探讨商代的历史和文化,最后从常用的六十个汉字看甲骨文到现代文字的变化,并道出背后隐藏的有趣的文字小故事。

END

(来源:共学岛)

转自:“初见好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