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采用个案访谈法,访谈对象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对目前还处于稳定恋爱关系的情侣,对男生和女生进行独立访谈。访谈内容包括被访人如何和伴侣走到一起、主动追求的一方如何使被追求的一方接受表白的、被追求的一方经过了怎样的思考过程才决定接受表白、两人是如何应对争吵的、约会的方式与内容等等。如果你也对此感兴趣,请和小编跟随作者的视野一起深入探讨吧!
王禧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第4期
大学生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研究
摘 要
恋爱是亲密关系的建立过程。学界多把大学生恋爱当作青年成长中的一个现象进行静态的研究,无法从中看到动态的过程。本研究通过个案访谈,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对大学生情侣为研究对象,采用“过程一事件”分析方法,对他们亲密关系的确立、磨合、冲突和维持过程及其行动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大学生;亲密关系;过程研究
对亲密关系的理解,狭义的一般定位在婚恋关系的范畴,包括恋人的浪漫关系、夫妻的婚姻关系;广义的亲密关系强调关系双方的强烈依赖程度,除了上述两种关系,还可以包括亲子关系、亲密的友谊或者其他亲密关系。社会学家安东尼·登斯从爱和性的角度来剖析了亲密关系的发展历程和内涵特征。他认为爱的发展经历了激情之爱、浪漫之爱、融汇之爱。由融汇之爱和浪漫之爱中提出了纯粹关系,并由纯粹关系发展成亲密关系[1]。Chelune和Robison等人认为亲密关系与其他一般的关系不同,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了解程度、关心程度、相互依赖性、相互一致性、信任度以及忠诚度等六个方面[2]。本文所指的大学生亲密关系特指大学生情侣之间的浪漫关系,就是恋爱关系,即男女双方相互认可、至少持续一段时间的强烈的情感联系和互动关系,且恋人之间是相互了解、关心、信赖、互动、信任并认真承诺的。
当前对于大学生恋爱的研究多从心理学或者社会学的角度把大学生恋爱当作青年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现象来研究,分析大学生恋爱心理、恋爱观、恋爱教育等问题。已有研究都是静态的,宏观的,我们无法从中看到动态的恋爱过程。但过程可以看作是一种独立的解释变项或解释源泉,展示一种动态情境的视野[3]。本文试图采用“过程一事件”分析的方法,将大学生恋爱看作若干事件所构成的动态过程,对大学生亲密关系的建立过程及其行动策略进行研究。
本研究采用个案访谈法,访谈对象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对目前还处于稳定恋爱关系的情侣,对男生和女生进行独立访谈。访谈内容包括被访人如何和伴侣走到一起、主动追求的一方如何使被追求的一方接受表白的、被追求的一方经过了怎样的思考过程才决定接受表白、两人是如何应对争吵的、约会的方式与内容等等。基本情况见表1。
大学生建立亲密关系各阶段的行动策略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可以按照亲密关系的变化发展过程将亲密关系的建立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一是亲密关系的确立期,其特征是处于这段时期的大学生伴侣对恋爱充满了激情与向往,强烈希望与自己喜欢的异性成为伴侣,对对方穷追不舍并为此采取各种策略;二是亲密关系的磨合期,其特征是大学生伴侣对对方以及对两人关系开始逐步适应,例如适应从一人独自生活向两人共同生活的转化,适应彼此不同的学习方式、作息方式、社交方式等等;三是亲密关系的冲突期,其特征是大学生伴侣经历了磨合期逐步适应了恋爱关系,但同时彼此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等方面也逐渐显现出来,由此引发亲密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四是亲密关系的维持期,其特征是处于这段时期的大学生伴侣经历了磨合与冲突逐步走向稳定,如何使彼此间的亲密关系能够长期保持下去变得尤为重要。
下面按照亲密关系建立过程的不同阶段对大学生伴侣在恋爱过程中的行动策略进行分析。
1.亲密关系确立期
这段时期主要探讨的是伴侣关系中主动追求的一方在萌生好感之后,采取了哪些行动策略使双方突破单纯的“朋友关系”,逐步向“伴侣关系”过渡的。
策略一:情境空间利用——提议去温馨浪漫的地方约会
“情境空间”指的是一些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或被赋予某种符号意义的,可以用地点和时距来解释社会行动的那类空间[4]。01b和02b在展开追求时都利用了被赋予特殊意义的情境空间,即提议去温馨浪漫的地方约会。
男女双方的单独约会是两人确立正式伴侣关系的重要环节,约会地点的选择尤为重要。个案01b(男)在给01a(女)表白之前邀约她一起去宜家家居。宜家家居的展区是一间间布置精美的样品房间,包括门厅、客厅、厨房、卧室、书房等等,给人以一种“真实的家的感觉”。两人在逛宜家家居店时“不由自主地交流讨论以后买了新房要怎么布置,用什么家具等等”。01a与01b逛累了坐在一间样品“客厅”的沙发上休息,01a“感觉就像这里真的是我家,然后我们俩很惬意地在家里聊天一样”。休息之后01b“借着宜家那种温馨的氛围”向01a表白,“要不我们在一起吧”,01a当时也没有拒绝,只是“陷人了沉默”,而01b也没有接着提这件事情,但两人的关系从此开始变化。
个案02a(女)与02b(男)第一次约会的晚上,是在充满小资情调的蓝色港湾,是02b提出来的。在这之前02a没有去过蓝色港湾,只知道那里“有挺多欧式建筑,夜景挺漂亮”。那天是平安夜,去蓝色港湾的“几乎都是相拥而伴的情侣”,因此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两人最开始都觉得气氛尴尬。02a还在心里抱怨“我怎么就跟他来这种地方了”。但之后02a慢慢觉得“氛围还挺温馨的”,两人“边散步边聊天”。那天之后,02a“开始觉得两人关系有点不一样了”。
由此可见,伴侣双方的思想和行为会受到特定情境空间的影响,利用浪漫温馨的情境空间的策略对于双方突破单纯的“朋友关系”,逐步向“伴侣关系”过渡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策略二:运用身体语言——通过身体碰触试探好感
身体语言是一种非语言表达,是通过一个人的坐姿、站姿或动作等非语言来表达一个人当时的感觉及情感的[5]。
02b与02a在平安夜去蓝色港湾约会的时候,02b手上戴了手套,而02a没有戴手套。02b说自己“手套一点都不保暖”,“戴着手套依旧手很冰”。02a惊诧地回应“怎么可能”,02b说“不信你把你的手放上来试试”。这是一种对于彼此好感的试探方式。02b让02a做选择,如果02a将手放到02b手上去了,那么在02b看来就是对他有了好感,同时也间接地对02a做出了一种暗示,表明自己对她也是喜欢的。事实是02a真的把手放上去了,02b的试探得到了回应,02a也“隐约知道他(02b)喜欢我”。
由此可见,02a与02b通过身体碰触向对方传递“喜欢你”的信息并完成了一种非语言的试探与回应。因此,身体语言在亲密关系的建立过程中非常重要如果对身体语言加以合理的运用的话,它会成为伴侣双方沟通交流过程中很好的工具。
策略三:意志坚持——多次表白穷追不舍
0lb在追求0la的过程中一共表白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宜家家居,当时并没有直接跟0la说“我喜欢你”之类的话,而是在0la憧憬着“未来新房样子”的时候开玩笑的说了一句“要不我们在一起吧”。一方面在试探0la的反应,如果0la表现出反感,那么“自己也好有台阶下”。在0la听到表白后的第一反应是“他在开玩笑吧”,没有正面做回应,只是“呵呵”地笑了一下。之后两人陷人了沉默,并在之后的两个月里都没有再提此事,又回到了以前一起吃饭聊天的“亲密朋友”阶段。
第二次表白是在一个月之后的春节,两人都从北京回到了家里,0lb故意“连续一个星期没有给她(0la)发短信或者打电话”,在0la终于忍不住主动给0lb打电话抱怨“你回家之后都不搭理我了”的时候,由此0lb知道“自己还是有希望的”,于是约0la出来进行了第二次表白。这次表白是很正式的说“我喜欢你,我想跟你在一起”,并且郑重其事地让0la“不要有压力,你可以先认真考虑一下再回复”。这次0la没有沉默也没有拒绝,而是告诉0lb说“我感觉我们现在在一起缺一种冲动和契机,等我有了那种冲动我们再说吧”。第三次表白是在距离第一次表白的半年后,那天两人与几个同学一起去看五月天演唱会。演唱会结束之后两人都“玩得很嗨”,于是0lb又再一次表白说“你觉得我们现在有在一起的契机了吗”,0la当时由于刚看完演唱会“心情很好”,而且“确实也对他(0lb)有好感”,于是就答应了。
由此可见,在亲密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坚持意志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在被连续的拒绝之后仍然锲而不舍,这是一种对爱的坚定与执着。同时,通过这样“表白—拒绝”几次来回之后做出的决定是经过了充分思考的,利于加强双方对彼此关系的认可。
策略四:利用“重要他人”
重要他人是一个形容人际关系的用词,指的是对一个人的个性和观念形成极具重要性的人物,这里指的是的对于伴侣关系形成起重要作用的人物。
在02a和02b亲密关系形成中起推动作用的“重要他人”是02a的室友,02b用两种方式利用了“重要他人”:一是打听消息。在02b向02a表白之前就已经向02a的室友打听了02a对他的感觉、02a对于他们两人之间关系的想法等消息。02a的室友对02b的反馈是02a“经常跟她们(室友)说起我(02b)”、“会问她们对我的评价”。得到反馈之后,02b基本上肯定了02a“对我也是有好感的”。二是通过“重要他人”提升自我形象。02b在决定表白之后就去请求02a的室友“帮我说好话”,于是02a的室友平时在02a面前会有意识地说“他(02b)人很好”、“挺大方的”等等,帮助02b树立在02a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由此可见,恋爱不只是伴侣双方的事情。因为只要是在社会中生活的人,就必然有他(她)的社会关系。对恋爱这样的大事,亲人、朋友的关心和意见或多或少会介入其中,并产生作用。
2.亲密关系磨合期
这段时期主要探讨的是伴侣双方采取了哪些行动策略,完成了从“朋友关系”到“伴侣关系”的正式转换。
策略一:仪式的互动——通过“牵手”、“拥抱”与“亲吻”正式“在一起”
男女双方在“暖昧”阶段会出现许多“亲密语言”,但由于双方还未正式确立恋爱关系,并没有太多“亲密行为”。在青年男女看来,“牵手”、“拥抱”与“亲吻”等行为是恋人间专属的“亲密行为”,也是男女双方由“朋友”发展到“恋人”关系的一个仪式。
0la与0lb是在看完演唱会的当天晚上正式“在一起”的。演唱会之后两人跟其他几个同学一起继续去KTV唱歌。中途两人一起到大厅透气,在一个沙发上0lb将0la抱住并亲吻了她的脸,当时两人“都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这也表明两人的“恋爱关系”正式成立。
02a与02b是在寒假正式“在一起”的,02a在通过短信答应了02b的表白。两人以“恋人”身份第一次见面是在寒假结束02a回北京而02b去火车站接她的时候。02a当时觉得“跟之前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因为见到他会紧张”,于是“自己一个人装作很随意地走在前面也不敢回头看他”。后来02b走上前来拉02a的手,02a觉得“心突突地跳了一下”,也“真实地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了”。
由此可见,恋爱中的伴侣双方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在意一些约定俗成的“仪式”,因此伴侣双方需要利用一些“仪式”促使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策略二: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可以直接促成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亲密关系的形成。男女双方通过自我表露可以避免双方的误会,消除陌生感,提升情侣间的亲密感,获得对方的了解和支持,将内心深处的自我暴露给对方也是建立信赖和安全感的过程。
01a与01b两人交往前已经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但是鲜少涉及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计划与打算。两人在一起之后“还是像原来一样打闹”,但真正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话最多的话题就变成了“两人以后在哪里发展”、“如果我(01a)没有考上研究生是留在北京还是回家”、“什么时候结婚”等等。在经过两人关于这些问题的不同看法的自我表露后,双方会不约而同将对方的想法考虑进自己的下一步规划中。
策略三:赠送礼物
赠送礼物是一种感情交流手段,目的是为了增加亲密感。01a和01b交往后01b送给01a的第一份礼物是“手机”,在送礼物之前的两周01a已经决定要换手机,并让01b陪同去商场买手机。两周后当两人去商场之前,01a就“出乎意料”地把已经买好的01a中意的那款手机送给了她,说是第一份“定情信物”。当时01a“特别惊讶”,觉得“这份礼物太贵重了,不应该收”,但01b说“你是我女朋友,我就该给你买(手机)”。01b通过送手机让01a重视两人的“亲密关系”,增加亲密感。
由此可见,礼物馈赠有利于强化和维持恋爱伴侣之间的亲密关系。
策略四:讨好“重要他人”
在亲密关系的磨合期里,02a评价02b“很大方”、“懂礼节”、“识大体”,这些评价是02a从02b与她的家人朋友相处过程中的表现得出的结论。主要体现在两件事情上,第一件是在02a的朋友从家里来北京玩的时候,02b“全程陪同,没有一点抱怨”,“并且大方地花钱请(02a)的朋友吃饭”。之后02a的朋友都对02b给出了较高的评价,这使02a感到“很高兴”。第二件是在两人一起去天津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时候,住在了02a的姨妈家,姨妈对02b的评价是“他(02b)还不错,挺懂事的”,这让02a觉得他们的关系得到了家人的认可,也更加坚定了与02b长远交往的决心。
3.亲密关系冲突期
这里的冲突主要指的是男女双方的话语冲突,因某个问题意见不合引发的争论或者因对某件事情不满引发的争吵。这段时期主要探讨的是伴侣双方采取了哪些策略来应对和缓和冲突的。
策略一:转移话题
Samuel Vuchinich指出转移话题、改变言语活动是退出冲突的一个主要方式。这个模式极其重要的一个特征是使得双方都不至于由于屈服而丢面子,也省去了由于让步而进行协商的细节,可以说是结束冲突最便捷的方式[7]。01a经常对01b的“迟到”行为感到不满,有一次直接对01b发火说“你怎么又迟到,说好了几点就几点呗,这都不守信那还有什么可以相信你的”。01b特别不喜欢01a把他的“迟到”行为上升到了“诚信”这样一个关乎品质问题的高度,于是立马转移话题说“你看今天天气这么好,在这里晒晒太阳多健康,渴了吧,走,我们去买水喝9001b通过把话题转移到天气上,成功避免了针对“迟到”问题进一步的争辩。
由此可见,当冲突发生时,转移话题能够较好地防止冲突升级,避免了进一步的相互语言攻击。
策略二:暂时隔离
暂时隔离法是指恋人双方在面对话语冲突,特别是对峙较为严重甚至相持不下时,由其中一方选择暂时离开冲突情境,使矛盾和冲突暂时搁置,等双方情绪平静时再解决冲突的一种方法[8]。它能使急剧升温的冲突得到缓解和降温。
02a与02b刚在一起时,02a习惯早起,而02b习惯睡懒觉,所以经常不能陪02a吃早饭,02a因此跟02b发脾气,说“你就不能早起一点陪我吃了饭再回去睡啊”,而02b当时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惯,一时半会儿也改变不了9002a听着不高兴,继续说“你改不了是不是表明你不想跟我过了”,02b觉得她“无理取闹”,不想再继续争辩这个问题,于是转身离开了。但过了几分钟当02b快走回寝室时02a就打电话过来说“咱不吵了,你回来吧”,两人就这样和好了。第二天02b也有意识的定了闹铃早起陪02a吃早饭。
由此可见,在这个例子中,02b有意识地用暂时隔离策略,成功地让两人都冷静下来,防止了冲突的进一步升级。
策略三:道歉
道歉即表达歉意、认错。在恋人间发生冲突后一方进行的道歉的步骤一般包括三步:一是陈述事实,即“我犯了什么错”;二是说明理由,即“我为什么会犯这个错”;三是提出改正措施,即“我将采取什么措施来不再犯同样的错”。
02a与02b争吵最厉害的一次是在假期两人各自在家时。02a抱怨“有好几次发短信他不回,要不就是早上发了晚上才回,要不就是那种不仅半天不回短信,打电话也不接”。每次这样之后02a就“特别火大”,后来“终于忍不住发脾气了”。当02a在电话里“不停地指责”02b时,02b试图和解,跟02a道歉说“我错了,下次不这样了”。但02a并没有停止这个话题,并且执着于争端。之后02b“也有点生气了”,不过也进一步解释没接电话的原因,“我既要找包头(02a老家)的工作,又要找北京的工作,肯定很忙啊,我们不要因为这种小事情吵架嘛”,试图以此寻得02a的理解体谅,但02a仍不接受解释,觉得“你再忙也应该在第一时间回我电话啊”。02b觉得这完全是“小事情”,“没有必要争吵”,但为了平复02a的怒气,还是诚恳地说“好嘛,你别生气了,我下次再也不这样了”02a听了之后回复说“这可是你说的噢”,相信了02b的承诺,冲突得到了缓和。
由此可见,在冲突中通过及时道歉接受对方的责备并请求原谅有助于避免更大的冲突,尤其是道歉语言中“保证永不再犯”的诺言,对于缓解冲突发挥着重要作用。
策略四:投其所好
在伴侣一方惹另一方“不开心”时,会以“投其所好”的策略解决冲突,即通过平时对对方喜好的捕捉,做对方喜欢的事情或者送对方喜欢的东西,将关注点放在对方的喜好上而不是冲突的问题上。
在0lb因为一件小事情惹0la生气导致0la不理他甚至提出分手后,0lb下班后跑到花店买了一束白玫瑰送给0la求得原谅。因为0lb之前就清楚地知道0la对鲜花情有独钟,并专门上网查找了不同种类鲜花的花语,最终选择了代表“纯洁的爱”的白玫瑰。当0la看到0lb手捧一大束玫瑰出现在她面前时,她的确如0lb所期待的“高兴了挺久的”。而且经过了之前半天时间的冷战,0la本身就已经不那么生气了,于是两人自然而然地又和好了。
由此可见,恋爱过程中“有心”地关注对方的喜好,在关键时刻作用。“投其所好”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策略五:协商
协商是指当伴侣双方因为某个问题意见不合引发冲突时,通过讨论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寻求协商方案等方式缓和冲突。
0la与0lb目前争吵得最多的问题是结婚的时间问题。0lb及其父母认为0lb“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而且0la“顺利地考上了研究生”,并且“两人关系也很稳定了”,所以就可以“定下来了”,应该“尽早结婚”。而0la觉得0lb虽然工作现在看起来挺稳定了,但自己“再读两年(研究生)后还指不定找什么工作呢”,而且“就是因为两人关系稳定,早结婚晚结婚也没有区别啊”,所以想“等自己研究生毕业之后再结婚”。当两个人因为这个问题吵得面红耳赤后冷战了两天,后来0lb主动给0la打电话说“我们还是好好谈谈这个问题吧”。于是两人心平气和地各自表露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并一致同意“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两个人在这吵也没有意思,还是问问爸妈的意见吧”。于是找到了暂时缓和冲突的解决方案——寻求父母的意见。
由此可见,在伴侣双方发生严重的意见分歧时,不能强硬地要求一方对另一方顺从或妥协,而是应该通过理智的思考与沟通,在共同协商中解决问题。
策略六:寻找社会支持
这里的社会支持指一个人通过家人、亲友、同事等社会联系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与帮助从而获得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在02a与02b第二次因为02b没有及时回复电话和短信的问题发生冲突时,02a觉得02b“说话不算话”,“明明上次承诺得好好的,结果现在又这样子”,感到很生气,在02b回电话解释说自己“真的是当时没看见”,而且“没怎么注意手机”后,02a认为他是在“狡辩”,回了一句“先这样吧,我现在不想跟你讲了”。挂了电话之后02a越想越不开心,虽然她当时也觉得自己是“钻牛角尖”,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于是就给“闺蜜”打电话倾诉,“大概聊了半个多小时”,“闺蜜”就拿自己的男朋友举例,说“男的都是这样子,他(‘闺蜜’的男朋友)也经常回我短信回得可慢了,但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儿,习惯了就好了嘛”,还帮着02b解释说“也许他真的是很忙没听到电话,你没必要自己瞎想郁闷了”。02a在倾诉了一番之后自己也趋于平静,“觉得她(‘闺蜜’)说的挺对的”,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无理取闹了”,认为“这些事情真的没有争吵的意义”。最后02a主主动给02b回了电话表示原谅,两人和好了。
由此可见,在伴侣双方发生冲突之后,除了采用以上五种积极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得对方缓和冲突之外,还可以用寻求社会支持的方式间接使自己平复情绪,即向家人或朋友倾诉交流以获得关心、鼓励以及建议和指导,从而让自己冷静下来重新正视冲突。
4.亲密关系平稳期
这段时期主要探讨的是伴侣双方在经历了磨合与冲突形成较为稳定的亲密关系之后,采取了哪些行动策略来使亲密关系能够继续维持。
策略一:共同活动
共同活动是指伴侣双方为满足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需要而经常性一起活动,如吃饭、散步、购物、看电影、喝咖啡、旅游等。
01a与01b成为情侣之后几乎每天晚上一起吃晚饭、散步,之后如果时间充裕的话会去看电影,或者去01b家里(租房)看电视。通过每天的共同活动,两人逐步将“与对方在一起”作为一种习惯纳入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在吃饭、散步期间的闲聊过程中,两人实际上是在进行一种“分享”,各自聊起发生在身边的新鲜事,一起对新鲜事进行讨论,在持续的语言互动中促使双方“价值观”、“人生观”的融合,从而使亲密关系得以保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01a复习考研的那段时间(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里,01b每天下班后就从公司坐公交到01a的学校,然后跟01a一起在学校食堂吃晚饭,之后再陪上自习到23点,直到把01a送回女生宿舍楼下之后他才回家休息。期间,每个周末两人会抽出一天或者半天的时间出去放松,例如看电影、逛街、吃“大餐”等。这种生活坚持了足足4个月。01a对于01b的“不离不弃”很“感动”,01a觉得“要换成我这样子每天下班后还要陪他(01b)去做一件跟我自己完全没关的事情,我估计我做不到,不过他坚持下来了,说不感动那是骗人的”。01b通过坚持陪01a一起上自习这样一种方式,使两人在各自忙碌不同事情的时候也能够经常“共同活动”,从而使两人的亲密关系得以延续。由此可见,共同活动是伴侣双方保持亲密关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行动策略。
策略二:依靠手机亲密
在伴侣双方不见面时,手机就成为了最主要的沟通工具,手机的“通话”和“短信”功能能够使两人穿越距离和空间传递“爱意”。由于01a还本科在读而01b已经参加工作,所以两人每天见面的时间有限,在不见面的时候就会依靠手机交流。两人每天会有两个固定的电话时间。一是01b会固定在每天午饭后给01a打电话,两人“随便聊一聊”,讲讲各自“早上都干了些什么”。二是每天晚上睡觉前固定的一个“晚安”电话,这个电话是“谁先睡谁就主动打”,表明自己准备睡觉了,给对方说一句“晚安”、“做个好梦”之类的话。虽然两个固定电话的内容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但这已经成为了两人之间的一种习惯,是两人“亲密”的一种表现。另外,在两人不见面的时候,除非有事在身,否则闲暇的时候都会“聊微信”,随时随地都可以知道“对方在哪里”、“在做什么”,形成一种实时分享的“虚拟共存空间”。
02a与02b由于家乡在南北两个不同的城市,所以每到寒暑假两人回家的时候都不得不分隔两地。在假期中两人就只有依靠手机进行情感寄托,通过每天“打电话”、“发短信”、“聊QQ”这几种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情意的表达。例如在每天的电话中分享各自当天“做了些什么”、“去哪儿玩了”、“吃了些什么”等等,或者不方便打电话的时候也会发短信“闲聊”。另外,因为两人假期会有至少一个月不见面的时间,所以两人也经常通过手机向对方表达想念,会在电话或者短信里说“我想你了”、“你有没有好好照顾自己”、“要不我们提前回学校吧”等等。这些“亲密话语”维持了两人异地分隔时的亲密情感。
由此可见,手机帮助伴侣双方形成一种实时分享的“虚拟共存空间”,是两人保持“亲密关系”的重要桥梁。
策略三:给予承诺
Robert Sternberg在爱情三角形理论中将浪漫关系定义为三种组成部分:亲密、激情和承诺。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承诺是指投身于爱情和努力维护爱情关系的决心期许或担保[10]。
在02a与02b在一起之前,02a认为自己“大学就一个人这么过了,不会交男朋友了”,对自己的规划是“毕业后就回家工作”;02b觉得“大学头两年谈恋爱的时候好累,毕业前都不会再谈了”,对自己的规划是“先在北京发展几年,之后再看情况而定”。但是在两人在一起之后,“一切计划都打乱了”。
最开始02a是抱着“尝试”的心态跟02b交往,也想过“说不定到了毕业自然而然就分手了”,但随着两人对于彼此亲密关系满意感的提升,两人越来越倾向于把对方“作为结婚对象”,开始从“尝试”的心态转变为“期待长久”的心态,并且会用语言的方式向对方表达对彼此亲密关系的忠诚和责任心。02a觉得“很多男生即使爱一个女生也不一定会说出来,女生自己也知道说的永远比做得好,但是女生还是会倾向于会说的男生,他(02b)这点就做得很好,他会表达出来”。02b有时候会跟02a说“我会一直喜欢你”、“其实你对我很重要”、“我们永远不要分开”,这些话语让02a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也更加认可了两人间的亲密关系。0la与0lb在恋爱过程中也给过彼此类似的承诺。
由此可见,承诺的相互表达有利于增加伴侣双方维持亲密关系的信心,促使亲密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
5.从确立期到平稳期的互动过程
通过上述对亲密关系建立过程中的确立期、磨合期、冲突期、平稳期四个不同阶段的讨论,下面以个案01a(女)与01b(男)为例,以四个阶段为时间轴,对伴侣双方的行动策略与态度反应的互动过程进行动态分析,呈现一幅动态模型:(如图1):
大学生亲密关系建立过程中行动策略的变化
亲密关系的建立是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随着这一发展过程的变化,伴侣双方的行动策略也在相应的发生变化。针对同一阶段的不同情况所采取的策略是不同的,同一策略在不同阶段的使用也是不同的。
1.同一阶段的策略变化——以冲突期为例
在0la与0lb发生话语冲突时,0lb一般采用三种策略,首先是被动的回避问题,但结果带有建设性的“转移话题”策略来转移0la对于冲突问题的关注,当01a不执着于冲突的时候,0lb的策略就会立马生效,使冲突得到缓和。当两人因冲突问题发生“冷战”时,01b采用第二种策略,即主动表示歉意并“投其所好”,通过“送花”使0la高兴,从而化解冲突。当两人在冲突问题上产生很大分歧争论不休时,0lb采用第三种策略,即“协商”,通过与0la一起心平气和的谈论问题解决方案,从而化解或者缓和冲突。
因此,在亲密关系建立过程中的同一阶段里,伴侣双方的行动策略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会随着不同情况而发生改变的。
2.同一策略在不同阶段的变化
以身体碰触和利用“重要他人”为例
身体碰触这一行为是贯穿恋爱过程始终的,但在不同的阶段,身体碰触的作用不同,也并非每个阶段的身体碰触都是一种行动策略。在亲密关系的确立期,伴侣双方会通过身体碰触进行试探和回应;在亲密关系的磨合期,“牵手”、“拥抱”、“亲吻”等身体碰触行为是作为一种仪式表明两人正式在一起;在亲密关系的冲突期,伴侣双方或一方会表现出拒绝身体碰触的举动,如采用暂时隔离策略;在亲密关系的平稳期,类似“牵手”、“拥抱”等身体碰触已经变得很平常,不再作为一种行动策略存在了。
对家人、朋友等“重要他人”的利用也是贯穿恋爱过程始终的,有直接的、间接的利用,有对对方“重要他人”的利用,也有对自己“重要他人”的利用。在亲密关系建立的不同阶段,对“重要他人”的利用策略也是不同的。在亲密关系的确立期,一方通过向另一方的“重要他人”打听消息,并求助于他们为自己“说好话”以提高表白的成功率;在亲密关系的磨合期,通过在对方家人及朋友面前的良好表现获得其认可,从而加深对方对彼此关系的信心;在亲密关系的冲突期,通过向自己的“重要他人”进行倾诉从而寻得支持与鼓励,即寻求社会支持策略;在亲密关系的平稳期,与彼此的“重要他人”的相处已成为一件平常的事情,在这个阶段里,“重要他人”也会发挥着一定作用,但伴侣双方并不会将利用“重要他人”作为一种单独的行动策略了。
因此,在亲密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即使一些策略贯穿始终,但随着亲密关系的动态变化过程,不同阶段的行动策略是会发生变化的。
结论与讨论
1结论
(1)亲密关系的建立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
亲密关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按照亲密关系的变化发展过程将亲密关系的建立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即确立期,磨合期,冲突期和平稳期。
(2)大学生恋爱是有策略的。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采用一些行动策略,例如利用“重要他人”、自我表露、寻求社会支持等。这些策略对于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发挥着重要作用。
(3)策略是有变化的。
亲密关系的建立是处于一/-r~态变化的发展过程,随着这一发展过程的变化,在不同的阶段伴侣双方的行动策略也在相应的发生变化。
2.讨论
(1)争吵是有益处的
四个采访对象都一致认为“争吵很正常”,但伴侣间的争吵往往都不是原则性的“大事”,更多的是生活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通常伴随着攻击性的语言,难免造成情感的伤害。但实际上争吵对于亲密关系是有促进作用的,因为在争吵过程中争论的焦点往往不是冲突问题本身,两人会被争吵中激动的情绪所带动,表达一些在平时不会表达出来的责备和批评,尤其是一些日积月累的不满情绪,是内心的一种较真实的写照。争吵之后伴侣双方通常会惊愕地发现,他们对于伴侣的了解竟是那么少,彼此间的误会居然那么多,通过争吵可以进行最真实的自我表露,从而化解误会,增进了解。因此,争吵在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中也是具有建设性的积极作用的。
(2)家人和朋友的作用
亲密关系是否能得到自己或者对方社会关系网包括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对关系的维持和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如果伴侣一方得到对方家人朋友的认可和支持,那么将增加彼此对于关系的信心并降低双方关系的不确定性。同时,在社会互动理论看来,双方对恋爱关系的相互认可是基于“重要他人”的态度。别人越认为他们是“天生一对”,他们就越可能将对方视为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在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02a的室友、朋友、家人等“重要他人”在02a与02b亲密关系的建立和培养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3)大学生恋爱是否需要策略
大学生伴侣对于亲密关系往往持一种“走一步看步”的心态,尤其是在确立亲密关系之后往往顺其自然地发展。但一个人沉浸在恋爱中,拥有了亲密关系不等于就真正享有了亲密关系给人所带来的幸福与满足。事实证明,面对目前大学生恋爱多短暂和易变换的特点,亲密关系的确立、磨合、修复和维持都是需要策略的,并且针对不同的情境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这样才能使亲密关系逐步稳定和持续发展。
转自:“质化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