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厕后,回头看一看
这是当代人上完大便的基本操作。
当然,并不是因为对自己的排泄物
有多么的不舍,而是因为
很多肠道健康问题可能就能在
某一次的回头中被发现,
比如说“便血”。
看到大便出血,
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痔疮”或者“直肠癌”
今天,小编就带着你来认识区分一下它们。
01
关于便血
这两个知识点需要了解
便血,是指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门排出,包括大便带血及全血便。由于出血的部位不同、出血量的多少及血液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长短的差异,便血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
有以下两点需要注意:
1、眼观大便颜色呈红色不一定代表便血:进食某些食物(红色火龙果等)也会排出红色粪便。
2、排黑便不一定就是大肠的问题:一般认为消化道出血量在50毫升以上即有可能出现黑便。由于血红蛋白中的铁在肠管内与硫化物相结合而生成硫化铁,故大便呈柏油样黑色。呕血者多有黑便。
同时,一些生理情况下也可能出现排黑便,如进食了动物血、肝脏、菠菜等食物,或应用药物引起的大便呈黑色,如铁剂、活性碳等。
所以,在看到自己的大便呈红色或者黑色的时候,先不要着急,努力回想一下你最近几天都吃了啥。
02
如何区分便血是痔疮,还是肠癌呢?
如果在没有饮食因素干扰下出现了便血或黑便也不用惊慌,虽然痔疮和肠癌都会引发便血,那么该如何区分呢?
1、痔疮便血
痔疮便血的特点是排便中或便后出血,色鲜红。有时大便表面附有少量血液或将手纸染红,有时为滴血,有时可见血液呈喷射状,便后出血多自行停止。
若长期反复出血或多次大量出血,还可引起贫血。
2、肠癌便血
肠癌出血的特点是血与大便相混合,便血呈暗红色,又称为果酱样便,有时仅为大便表面粘有血迹。便血常混有粪便及黏液、脓液,或偶伴有血块及坏死组织。
便血多不能自行停止。便血的现象并不一定每次都发生。
04
肠癌的五个早期症状
结直肠癌早期虽然没有明显症状,但仍会隐约释放一些信号,提醒你癌症的存在。如果出现了如下症状,千万不要简单地认为是痔疮,需要立即重视起来!
症状一:排便习惯改变
如果原来规律的排便习惯发生了改变,经常排便次数增多或者便秘,甚至有时便秘和腹污交替出现,就一定要警惕肠癌了。这多是由于肿瘤堵塞肠道,肠道交得狹窄,粪便不易通过,便秘就发生了。此时,还可能伴随着肛门下坠和肛门不适感。
症状二:出现便血
便血是肠癌早期最明显的症状,便血量一般不多,主要呈暗红色。可与大便同时出现或在便后出现,同时伴有黏液。
痔疮和肠癌导致便血最大的区别就是:痔疮导致的便血呈喷射状或滴状鲜血,而肠癌引发的便血则为暗红色,还伴有黏液,一定要学会区分。
症状三:疼痛、腹账、消化不良
肠癌所引起的消化系统症状一般表现为腹账、消化不良等,疼痛的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有轻有重,主要是肠梗阻造成的。而腹痛或者是腹胀前期表现为间歇性疼痛,后期逐渐转变为持续腹痛和腹胀。
症状四:大便变形
肠癌还会引起大便变形,可星细杆形、扁带形或茶褐色的大便。如果平时的便便很粗,突然间变成了铅笔一般细,也有可能是结直肠癌出现了。肿瘤变大,就会影响便便排出,所以会变细。因此,上完厕所后要自己时常看一眼,对及时发现病情很重要。
症状五:出现里急后重
肠癌会引起排便次数增多,还会出现排便不尽和里急后重的感觉,所谓“里急后重”就是指自己肠道不舒服,还想要再去厕所,却拉不出来东西、下身坠账的感觉。需要说明的是:一旦出现以上信号,往往病情己经不轻了。因为大肠癌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它大多起源于不起眼的小息肉,静静地长大后有一天会突然发难。
05
便血,无小事!
不管你是痔疮便血,还是其他胃肠道疾病出血,甚至结直肠癌出血,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去做检查。
1. 肛门指诊
直肠指诊是最简单有效的筛查方法,也是初步诊断、早期发现直肠癌最重要的方法,80%以上的直肠癌(尤其是直肠下段癌)均可以在直肠指诊时触及。所以,不要忽视直肠指诊,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做一次直肠指诊。
2. 肠镜
通过肠镜能直视结直肠内部,观察肿块的形态,上下缘及距肛门缘的距离,同时可取病理送检,确定肿块性质及分化程度。
建议有家族史或者年龄达到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该做定期筛查。推荐每5~10年进行1次高质量结肠镜检查。
3. 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FIT)
FIT其对结直肠癌诊断灵敏度较高, 但对癌前病变灵敏度有限,推荐每年进行1次FIT检查。
4. 粪便/血液 DNA检测
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应用,基于粪便和血液样本的分子检测也获得了NMPA的批准上市,用于结直肠癌的早筛早诊或辅助诊断,推荐每3年进行1次。
转自:“博舜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