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统计研究》2022年第9期目录&摘要

2022/11/16 18:03:01  阅读:260 发布者:

来源于:《统计研究》

本期期卷:2022年第9

目录

01 企业数据资产价值的统计测度问题研究

02 数据资产核算若干理论问题辨析

03 空间溢出视角下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共同前沿稳健生产率的实证检验

04 制造业集聚、污染关联机制与绿色发展实践路径——基于空间溢出模型的研究

05 股票流动性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兼论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和市场化、法治化发展

06 融资约束、金融资产持有与银行贷款

07 财政转移支付带来了地区生产效率提升吗?——基于省际对口支援与中央转移支付的比较研究

08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助于实现减贫目标吗?——来自亚投行成员国的经验分析

09 当代经济统计学的深化、提升与拓展——邱东教授《经济测度逻辑挖掘:困难与原则》述评

10 面板数据贝叶斯自适应Lasso分位数回归——基于非对称指数幂分布的研究

11 基于金融高频数据的LASSO-CDRD协方差矩阵预测模型

01

企业数据资产价值的统计测度问题研究

作者:

胡亚茹 许宪春

摘要:

随着数字化技术不断迭代升级,数据呈指数级增长,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赋能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新型生产要素和战略资产。然而,数据资产价值在企业财务报表和宏观经济指标中并没有体现。本文探讨企业数据及数据资产概念、数据的价值特征,基于商业模式视角归纳总结企业不同数据货币化策略和数据类型,并提出适用于“数据增强型”和“数据使能型”两大类数据货币化策略的数据资产价值测度方法,进一步从数据质量、生产成本和数据的经济收益三个方面讨论企业数据资产的价值测度内容。本文初步系统地回答了关于企业数据资产价值的来源、表现、测度方法及内容等基础统计测度问题,并提出在测度实践中仍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挑战与建议。

关键词:企业数据资产 商业模式 经济价值 统计测度

02

数据资产核算若干理论问题辨析

作者:

李原 刘洋 李宝瑜

摘要:

本文从数据资产的概念和特征、数据资产的生产性、数据资产的核算范围、数据资产的估价、数据资产核算的平衡原则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等6个方面对数据资产的理论问题进行讨论。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认为,数据资产应纳入生产要素并同时纳入生产资产核算,数据资产应以生产成本为基础估价,数据资产核算不应该折旧而要考虑重估价,数据资产核算应保持生产、分配和使用的平衡,应把企业、公共部门和住户的数据资产都统一纳入国家数据资产核算范围等。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开展试点,加快统计核算制度研制的建议。

关键词:数据资产核算 数字经济 数据资产估价

03

空间溢出视角下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共同前沿稳健生产率的实证检验

作者:

杨冕 徐江川 杨福霞

摘要:

为统筹解决绿色生产率估算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技术异质性、随机因素干扰以及潜在内生性等问题,本文将自助抽样法(Bootstrap)引入参数共同前沿分析框架,建立了一个准确评估绿色生产率的稳健方法,并依此考察20032016年我国城市层面绿色生产率的时空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自滞后(SLX)模型,并通过引入空气流通系数这一工具变量解决模型设定的内生性问题,对环境规制与绿色生产率之间的空间因果关系进行了科学识别。结果显示,经自助抽样法修正后的稳健绿色生产率在样本期限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年均增长率为6.21%,这一数值要高于修正前的测算结果;从地区层面来看,绝大部分城市的绿色生产率排名在经自助抽样法修正后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动,尤其是处于中间名次的城市排名变动更为明显。其次,空间回归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增强在显著促进本地区绿色生产率提升的同时,也会对相邻城市的绿色生产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这意味着环境规制除了在本地区产生“波特效应”之外,也引发了空间上的“污染避难所效应”;但从净效应来看,环境规制增强总体上能够促进城市绿色生产率的提升。

关键词:环境规制 绿色生产率 共同前沿 自助抽样法 空间溢出效应

04

制造业集聚、污染关联机制与绿色发展实践路径——基于空间溢出模型的研究

作者:

陈志远 丁小珊 韩冲 于皓

摘要:

制造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是实践绿色发展理念的关键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空间溢出效应的理论模型分析制造业集聚对污染排放的空间关联机制。模型的均衡条件显示制造业集聚的集聚效应和拥挤效应对当地市场和其他城市的产品价格指数产生影响,从而改变市场的均衡需求,并进一步通过影响生产而作用于当地的污染排放。因此,某一地区的污染排放不仅受本地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城市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这体现为污染排放的空间关联性。基于均衡条件导出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本地与异地制造业集聚对当地环境污染均具有非线性影响,而整体上制造业集聚降低了污染排放。本文结论对当前产业政策调整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为实现地区产业协同、城市集群绿色发展提供实践依据,对统筹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制造业集聚 污染关联 溢出效应 协同发展

05

股票流动性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兼论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和市场化、法治化发展

作者:

戴鹏毅 杨胜刚 袁礼

摘要:

本文采用20112019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研究股票流动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股票流动性改善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选取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和深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以下简称“沪深港通”)作为流动性改善的准自然实验,并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缓解内生性问题,结果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股票流动性主要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信息传递效率,继而提高股票定价效率,改善企业投资效率,从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此外,股票流动性的改善能够引导资本要素向高生产率企业流动,促进资本有效配置,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全要素生产率,但这一资本配置功能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最后,在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下,股票流动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作用更强。本文研究为资本市场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发展,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关键词:股票流动性 全要素生产率 信息传递 资源配置 法治环境

06

融资约束、金融资产持有与银行贷款

作者:

杨玲 朱宏泉

摘要: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需要防范实体企业“脱实向虚”。本文基于非金融上市公司20032019年的面板数据,从金融资产分类的新视角,探讨并验证金融资产类别对企业金融中介活动的影响机理;通过引入融资约束度量指标,构建固定效应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融资约束对企业金融中介活动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金融中介活动因金融资产的类别差异而存在异质性,在套利及贷款输送动机的作用下,企业固定收益类金融资产与银行贷款正相关,非固定收益类金融资产与银行贷款负相关;第二,企业金融中介活动由于融资约束程度不同而存在门槛效应;第三,对固定收益类金融资产而言,不同融资约束的企业均存在金融中介活动,低、高融资约束企业从事金融中介活动的程度弱,而中融资约束企业由于防御性动机的增强,金融中介活动程度强;第四,对非固定收益类金融资产而言,低、高融资约束企业不存在金融中介活动,而中融资约束企业出于防御动机而表现出金融中介活动。本研究可为根据融资约束程度对企业分级评估和监督贷款提供理论支撑,为厘清金融中介活动的机理、压缩市场套利空间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融资约束 金融资产 银行贷款 门槛效应

07

财政转移支付带来了地区生产效率提升吗?——基于省际对口支援与中央转移支付的比较研究

作者:

徐明

摘要: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强调在西部贫困地区要增强巩固脱贫成果和内生发展能力。本文基于我国地级面板数据,借助“西部大开发”和省际间“对口支援”两次区域发展战略,采用项目评价中的双重差分方法,比较研究了中央纵向转移支付和省际横向转移支付的政策效果、禀赋条件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中央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的转移支付均可以有效推进欠发达地区总体劳动生产率攀升,因而两类不同性质的转移支付均具有减贫效应,并且转移支付对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经济禀赋条件。第二,转移支付的政策效应存在产业异质性。具体而言,西部大开发的中央转移支付主要提高了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省际对口支援的转移支付既提高了受援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也改善了非农产业生产效率。进一步地,从转移支付引致的生产性支出和人口城镇化两方面进行政策效应的机制识别。第三,转移支付执行的政策背景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实施主体和支援方式是否多元化和多样性,以及支持强度和目标差异是上述两次区域政策异质性效果的重要原因。本文研究对于理解财政转移支付如何影响欠发达地区发展以及新发展阶段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关键词:中央转移支付 对口支援 生产性支出 生产效率

08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助于实现减贫目标吗?——来自亚投行成员国的经验分析

作者:

林峰 林淑佳

摘要: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助力全球减贫与发展,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作为互利共赢融资平台的战略要义,但目前却鲜有研究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减贫效应进行系统识别。本文采用亚投行71个成员国2004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减贫效应,并考察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成员国产生减贫效应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有助于成员国实现减贫目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指数每提高一个标准差,成员国的贫困人口比例将会降低1.992个百分点,贫困差距将会缩小0.563个百分点。在控制内生性问题以及多种稳健性检验之后,这一减贫结论依然成立;相较于发达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为发展中国家创造更多的减贫红利;在影响机制方面,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全球化效应对成员国产生减贫作用。本文研究丰富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研究视角,提供了实证支撑。

关键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减贫 亚投行 技术创新 全球化

09

当代经济统计学的深化、提升与拓展——邱东教授《经济测度逻辑挖掘:困难与原则》述评

作者:

罗良清 平卫英

摘要:

《经济测度逻辑挖掘:困难与原则》是邱东教授“当代经济统计学批判系列”的第一册,主要针对“SSF经济测度报告”存在的问题展开述评,体现了该书作者对当代经济统计学的深层次思考。本文以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基本功能”之辩作为开篇,指出测度“可行性”对其“必要性”的动态制约,探讨了GDP功能与核算体系的潜在挑战;以政府产出测度为例,区分了经济科学中的“理论概念”与相应的“测度概念”,点出经济指标从来都是隐含着经济学立场的;基于邱东教授提出的GDP统计隐含四大测度困局,梳理宏观经济指标的测度原则及其之间的关系;围绕生活质量测度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测度的观念前提作出反思,指出其中存在的可加性疑点,并系统剖析了目前流行的不同类别方法的测度机理;最后阐述了邱东教授对经济统计学学科格局的观点,指出“超越GDP”的宏大目标并没有实现,经济统计学学科还需要深化、提升和拓展,经济统计学大有可为。

关键词:经济测度 可加性疑点 经济统计学学科格局 超越GDP

10

面板数据贝叶斯自适应Lasso分位数回归——基于非对称指数幂分布的研究

作者:

陶长琪 徐玉婷

摘要:

分位数回归的贝叶斯推断目前几乎都建立在非对称拉普拉斯分布(ALD)之上。ALD中尾且缺乏控制尾部参数的弊端使得其在实际数据出现尖峰厚尾以及偏斜分布时不能灵活地反映数据特征,导致贝叶斯分位数估计出现偏差。为克服这一缺陷,本文采用具有左右尾参数的非对称指数幂(AEP)分布和基于Gibbs的自适应MetropolisHastings抽样方法,对经典贝叶斯分位数回归方法进行了扩展与改进,形成了基于AEP分布的贝叶斯自适应Lasso分位数回归方法,并将该方法首次应用于面板数据中。同时,为检验AEP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将该方法与基于偏指数幂(SEP)分布和基于ALD分布的贝叶斯自适应Lasso分位数回归方法进行了模拟比较。结果显示,AEP方法比SEPALD方法更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性能更稳定。并且,在不同扰动项分布假设和不同分位数水平下,该方法具有更高精度的变量筛选功能。最后,选取36家我国零售类上市公司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AEP方法对其股票收益率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和回归估计,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变量选择和参数估计的能力。

关键词:面板数据 贝叶斯自适应Lasso 分位数回归 非对称指数幂分布

11

基于金融高频数据的LASSO-CDRD协方差矩阵预测模型

作者:

刘广应 包悦妍 林金官

摘要:

高维协方差矩阵的准确预测对于投资组合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利用金融高频数据得到已实现协方差矩阵,并对其进行DRD分解,对已实现波动率矩阵D进行向量化;为保证已实现相关系数矩阵R预测值的正定性,对其进行Cholesky分解,对分解后的矩阵进行向量化;利用向量自回归VAR对这两组向量分别建模,利用LASSO方法对高维VAR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建立已实现波动率矩阵D和已实现相关系数矩阵R的动态模型,构建了LASSO-CDRD协方差矩阵动态预测模型,并利用均值方差最优投资组合对协方差预测模型进行经济学评价。实证分析表明,相对于协方差预测比较模型,LASSO-CDRD协方差矩阵预测模型具有较高预测精度和夏普率,综合效果最优。

关键词:已实现协方差矩阵 LASSO-CDRD HAR-DRD 均值方差模型

转自:“社科学术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