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香港中文大学,新校徽作废!网友:太儿戏!

2022/11/16 14:18:10  阅读:170 发布者:

香港中文大学(下称“中大”)校徽风波扰攘一周后,以校董会通过将校徽恢复旧版本暂时告终。

115日有港媒报道,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在最新一期校内刊物指,校方用心聆听各方声音,在团结大学社群的重要考虑下,于上周作出慎重而艰难的决定,向大学校董会建议复用原有的正式校徽,并获校董会同意。

段崇智表示,在众多回响当中,深刻体会大学成员对中大及其代表价值的殷切关心,又重申筹备形象更新计划近两年,初心是渴望让中大在竞争激烈的全球高等教育舞台上展现更鲜明、更富代表性的形象。

另据香港大公报报道,中大校董会1025日开会商讨更换校徽等,最后决定维持2008年的校徽设计,至此,香港中文大学新校徽“寿命”只有8天。

据悉,1025日晚举行的校董会讨论到最后一刻,视像出席会议的段崇智校长仍未放弃改校徽,提出多个改良方案,但未获接受。目前中大官网对于该校校徽的我介绍已经改回了原版:

有消息称, 新校徽是收费不菲顾问公司设计。这次中大换校徽是由出任一年多的澳洲籍协理副校长金江(Laurie Pearcey)具体负责。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提出质疑,表示“段崇智没有要求金江向他报告吗?金江会在段崇智不知道的情况下公布新校徽吗?段崇智不知道他上面还有校董会吗?”

有报道指出,这次中大找来收费不菲的顾问公司提供形象设计,把校徽简化和淡化中文校训只是其中部分建议,如果方案顺利过关,还会有不少大计,例如把“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改变,用英文简写“CUHK”替代。其论据之一是不想其他地方的人误会学校是使用中文,声称此举有利加强国际推广。

网友对此表示,有点太儿戏了,如此不严谨很难想象是一所名校该有的治学态度。

也有网友表示,换校徽确实要经过广泛的咨询。

1017日,香港中文大学官网发布新闻稿称更改校徽,并推出新标语。

新校徽为令校徽中的“凤”形态更清晰灵动,因此不再沿用原有设计中的分割用色,而新校徽设计分为正式和简化版,正式版会用于毕业证书等官方文件,简化版就没有校训“博文约礼”四字,供社交平台等日常应用。

今次是中大第四次更新校徽。中大指新校徽更新了整个视觉形象设计,反映大学不断求进,整体设计亦更见时尚简约,而新推出的标语“凝聚、缔造无限”,希望点出中大是精英凝聚智慧、共同发挥潜能之地,也是贡献才华、服务社会的启蒙之地。

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港中大”或“中大”(CUHK),是一所国际化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在人文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经济与金融、医学、法律、传媒、地理等领域堪称学术重镇,也是香港唯一有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及香农奖得主任教的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在 2023 QS 世界大学排名第 38 名;2023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 45 名;2023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 82 名;2022软科世界大学排名第 101 名。

香港中文大学由新亚书院、崇基学院及联合书院于1963年合并而成;1966年,成立香港首所研究生院;1976年,整合不同书院的学系,由大学统一负责;1986年,全面检讨课程结构,改用学分制,并加强通识教育;1998年,率全港之先录取内地本科生;2014年,港中大(深圳)成立。

作为香港乃至亚洲的高等学府和当代新儒家的主要阵地,港中大先后聚集了钱穆、林语堂、高锟、饶宗颐、杨振宁、余光中、莫里斯、姚期智、蒙代尔、卢煜明、杨伟豪等一批学者,培养了以数学家丘成桐、史学家余英时、遗传学家徐立之、银行家郑海泉和十五位罗德学者等为代表的各界人才。

来源:香港中文大学、大公报

转自:“环球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