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ICC 报道 | 全科医学论坛:全科医师心血管疾病诊治提升大讲堂
2022/11/7 15:03:07 阅读:202 发布者:
近日,第33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2022全科医学论坛顺利召开。心血管疾病的慢性管理作为全科医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科医师需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心血管专科医师与全科医师之间的紧密交流至关重要。本次全科医学论坛分为上下两场,分别以分享全科“心”进展、解读全科“心”思路为主题,由韩雅玲院士、马长生教授等八位教授精心准备并精彩讲解,为参会的全体临床与全科医师带来了一次学术“大餐”。
分享全科“心”进展
本节Session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李虹伟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潘志刚教授担任主持。首先,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杜雪平教授带来了《加强全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议,助力基层慢病管理高质量发展》。杜教授随后分析了当前我国全科现状以及未来需要着重提升的方向。杜教授表示,当前全科医学的学科带头人少之又少,全科医生的培养任重道远,要加强全科重点临床专科建设,以全科重点专科为依托加快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分级诊疗”的合理就医格局。此后她又以当前发表的全科医学文章为例,就“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慢病管理”、“互联网+慢性病的健康管理”“专家进基层的慢病特色管理”等话题进一步分析当前全科医学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以月坛社区卫生机构为例,展示了杜雪平教授团队基层慢病管理的实践情况。
随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马长生教授分享了当前心房颤动的卒中风险评估和抗凝治疗管理的情况。马教授从CHA2DS2-VASc评分讲起,讲到最新研究中该评分年龄与性别的权重的变化情况,并表示房颤的负荷也与卒中风险相关,低负荷的房颤患者未来可能不需要根据现有指南抗凝。随后马教授讲到房颤的筛查的最新研究进展,他表示机会性筛查并不能提高房颤检出率,而推荐间断的连续7-14天,累计每年228天以上的筛查。最后,马教授又介绍了NOAC VS华法林VS阿司匹林以及双联VS三联在不同情况下的房颤患者的抗凝效果与安全性的最新研究结果。
紧接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蔡军教授从2017年的ACC/AHA高血压指南开始,讲到最近几年美国、欧洲等国际高血压指南为我国高血压指南的制定提供的参考价值,着重对高血压诊断标准、风险分层、降压目标、药物治疗、联合方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蔡军教授总结了《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几个特点。
最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的韩雅玲院士从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现状讲起,由冠心病的定义到病理生理机制、危险因素再到冠心病的分型、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冠心病尤其是心绞痛的各个方面。最后总结了冠心病患者所遇到的常见问题并给予了相应的解答。
解读全科“心”思路
本节Session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韩凌教授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唐海沁教授担任主持。第一位讲者是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的吴浩教授,他首先指出了当前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由此点出“十三五”基层卫生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并给出了从监测、评估到干预、服务的心血管疾病的全程管理方法。他表示包括人工智能评估系统、可穿戴设备在内的科技发展对心血管全科医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后他就“健康监测进家庭”、“医联体内部双向转诊”等话题,为大家展示当前科技发展对全科医学影响的具体实例。最后提出未来全科医学从健康评估、健康监测到干预计划、定时提醒最后到随访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现的实施还需要智慧医学的支撑,还需要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支撑。
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的王祖禄教授则是为各位同道讲授了《临床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处理》的相关内容。王教授首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了临床常见心律失常的几种类型,随后分别对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临床表现、常见病因以及处理方法做了详细讲解,尤其着重提到了房颤治疗指南的新进展以及结构性心脏病伴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方法。
紧接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张健教授首先为大家讲述了心力衰竭定义、分类和分期的最新补充及更改的内容,并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射血分数改善的心力衰竭这一新概念。随后张教授又就目前心力衰竭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应用方法及作用做了详细的介绍。就心力衰竭诊断的新进展,他特别强调了心力衰竭诊断流程的重要性。关于心力衰竭的治疗,张教授表示,最新国际指南强调了在治疗前对急性心力衰竭进行分类,不同情况下根据诊疗流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同时他表示,利尿剂在急性心力衰竭的最新诊疗指南中的地位有着明显提高。此后张教授又就心力衰竭的管理做了详细介绍,最后他指出了当前心力衰竭证据的缺乏与未来研究的研究方向。
最后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的陈立伟教授对“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要点”做了详细的介绍,首先他介绍了当前我国高血压管理的现状,并简要介绍了高血压的定义、危害以及治疗。随后,陈教授详细介绍了“1、确认降压治疗的难治性2、去伪存真3、寻找帮凶4、确定诊断”的四步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断要点以及包括“改善依从性、生活方式干预、降压药物的选择与联合、继发性高血压病因治疗、手术及辅助设备控制治疗”在内的治疗要点。
最后,韩凌教授做了精彩的总结,全科医学论坛圆满结束!感谢所有付出辛苦的专家和积极参会的临床医生,感谢大会组委会全体工作人员!
转自:“医谱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