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GWICC 报道 | 导管消融术者认证论坛:促进导管消融技术标准化和疗效均质化

2022/11/7 15:02:32  阅读:332 发布者:

为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的相关要求,推动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CDQI)项目的落地与实施,提高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规范房颤导管消融技术操作,近日,第33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导管消融术者认证论坛于线上召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付华教授与河南省胸科医院袁义强教授担任论坛主席,全国多家电生理中心为全国同道做出了导管消融操作与培训的双重典范!

首先CDQI项目组姜南专家介绍了新版房颤术者评级方案的相关内容。CDQI是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牵头,全国逾2000家医院参与的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项目。依托CDQI平台,房颤导管消融术者能力评价项目于2022年启动,该项目旨在提高我国房颤导管消融培训的质量和效率,培养房颤导管消融技术人才,促进技术普及推广和诊疗操作的规范化,提升术者诊疗能力和技术水平,推动我国房颤导管消融治疗整体水平的提高。姜南博士从技术水平及手术量要求等方面说明了一级术者(卓越术者)、二级术者(成熟术者)、三级术者(独立术者)的申报条件,解释了新版房颤术者评级方案中不同级别术者的报名流程、技能考核内容、书面考核内容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对上述步骤的流程、要求、评价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讲解,为房颤术者资格申请提供了详尽指导。

接下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强华教授分享了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中PBI的进展。强华教授阐述了国内外持续房颤消融现状,目前持续性房颤消融的主流策略,以环肺静脉电隔离(PVI)为基石治疗,并结合包括线性消融、低电压均质化消融、转子消融、CAFA消融在内的其他消融方法,形成的综合策略。强教授指出肺静脉电位恢复是房颤复发的主要原因,获得长期消融成功的关键是实现持久的PVI电隔离。随后,强教授介绍了AI指导下的CLOSE方案、HPSD高功率短时程等新型PVI技术。对于左房后壁隔离,强教授指出要合理选择消融策略,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进行后壁隔离。强教授总结道,近年来各种新的技术和消融策略的进步,使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的成功率得到提升,但持续房颤消融策略仍需要不断被完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胡宏德教授详细介绍了左心房建模技巧及评级标准。左心房建模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是否正确完成呼吸门控、导管与鞘管是否协同操作、左心房模型构建是否完整、建模操作流程是否规范及导管控制力。其中胡教授用实际临床病例清晰生动地展示了左心房建模的基本流程,并强调了多个实操时需注意的细节,例如建模过程中尽量不要反复到位以及快速操作导管和鞘管,建模完成之后,要重点关注模型中局部突出的位置,避免暴力操作损伤心房内膜。

河南省胸科医院袁义强教授对肺静脉定口和消融的技巧及评级标准进行了说明与解释。首先,袁教授仔细阐述了肺静脉电位的解剖基础、肺静脉电位的产生、电位构成与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肺静脉定口的原则:首先要保证贴靠,注意回撤过程导管滑落感;其次要识别准确肺静脉电位;最后是注意压力贴靠,保证5g以上的有效贴靠。此外,袁教授在左心房导管分区操作中,按照肺静脉9分区法分别介绍了左右肺静脉各区的导管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袁教授强调,心腔内导管操作的首要原则是保证安全、避免并发症,实际操作中对肺静脉消融的评价需要评估肺静脉定口是否正确、是否完成环肺静脉隔离、Gap标测或补充消融等方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桑才华教授阐述了线性消融的技巧与评价标准。桑教授结合团队经验与临床实例介绍了二尖瓣峡部线消融的要点与难点,阐述了二尖瓣峡部阻滞验证的方法。此外,桑教授分享了安贞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探索Marshall静脉化学消融的经验总结。。桑教授介绍了对于线性消融的评价标准:包括导管是否到位、导管稳定性、功率设置、阻滞的评估和是否出现并发症等方面。桑主任强调在消融过程中,要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之间找到平衡。

河南省胸科医院黄琼教授分享了房间隔穿刺技巧与评级标准。黄教授指出,房间隔穿刺的作用和意义在于打开通往左房的通道,是房颤消融、左侧旁道消融、二尖瓣球囊扩张、经皮左心耳堵闭术、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及二尖瓣钳夹等操作的必要条件。黄教授利用大量解剖图例、影像详细讲解了房间隔的解剖基础,并逐步分解了房间隔穿刺步骤,对如何寻找满意的穿刺点这一要点做出了深刻分析。黄教授指出超声、CT等影像检查对房间隔穿刺往往有很大帮助,ICE指导下的房间隔穿刺具有直视下穿刺、定位精准等特点,对房间隔穿刺有一定辅助作用。

最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付华教授介绍了房颤导管消融术者认证方法手术录像的评审要点。术者认证对不同级别的术者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手术例数、成功率和并发症要求等。手术录像评审的目的在于评估术者诊治理念、手术操作技巧、手术安全性管理。要求术者提供9台手术录制视频,并完成一台手术实时直播。视频内容需要包含手术场景全程录像、房间隔穿刺影响与手术各阶段(如左房重构、肺静脉消融等)三维设备界面视频。付教授对手术实时直播的场景要求以及录制视频的剪辑要求做出了说明,并对视频审核评价的要点做出了解读。

最后,付华教授做出精彩总结,导管消融术者认证论坛圆满结束!感谢所有付出辛苦的专家和积极参会的临床医生,感谢大会组委会全体工作人员!

转自:医谱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