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新冠病毒的“克星”要来了吗?新型抗体可中和所有已知新冠病毒变体

2022/11/2 10:43:30  阅读:177 发布者:

导读

抗击新冠疫情,是一场与病毒的赛跑。

新冠大流行这三年,国内外许多医药企业在疫苗这条管线上奋力拼搏,为的是追上病毒变异的速度。但这场世界级的攻坚战,至今仍未结束。曾经新冠疫苗是我们对抗病毒的有力武器,但随着病毒的变异速度逐渐加快,疫苗的研发速度已逐渐吃力。

为此,科学家开始寻找其他的突破点,二价疫苗、多价疫苗、广谱疫苗都在紧锣密鼓的研发中。近期,一项发表在《科学·免疫学》(Science Immunology)上的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广泛中和抗体,对目前已知的几种新冠病毒类型均有效,这或许能够为我们抗击新冠带来新的希望。

该研究表示,新发明的这种新型广泛中和抗体,甚至可以中和目前所有的奥密克戎谱系变种,这也许能为预防未来出现的新变种提供更多可能性。

新冠病毒真正的“克星”要来了吗?

王亚娟 | 编译

李晓韦 | 责编

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株在全世界引发了一次次灾难级的疫情狂潮,它带给我们的伤害已经不言而喻。

新冠病毒所引发的这场大流行,已经使新冠肺炎成为人类历史上致死人数最多的流行病之一,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His Excellency António Guterres)所说,新冠病毒疫情,是人类自二战以来面临的最严峻危机。

01

新型抗体可中和所有已知的新冠病毒变体

截至202296日,全球累计报告确诊病例已超6亿,死亡病例超过了650万,最新变异株引发的疫情狂潮还在让这两个数字持续上涨。

在新冠疫苗、新冠特效药已经大批量投入市场的今天,新冠病毒仍在疯狂肆虐,这无疑让人感到悲观。

随着新冠病毒的突变,其抗药性也不断增强,尤其是新冠病毒的最新变异株——Omicron(奥密克戎),甚至已经学会了逃逸疫苗产生的抗体,致使接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大打折扣。

95日,波士顿儿童医院发明了一种新型广泛中和的抗体,在试验中,这一新型抗体中和了所有已知的新冠病毒相关变体(包括所有奥密克戎变体),也就是说,有了这一抗体,我们或许能够更好地防范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异。

研究截图,

来自Science Immunology

这项研究已经在811日公开发表在《科学免疫学》(Science Immunology)杂志上。在这项研究中,波士顿儿童医院细胞和分子医学项目的弗雷德里克·奥特(Frederick Alt)博士和Sai Luo博士利用了一种改良版的人源化小鼠模型进行人源化抗体的研究。

什么是“人源化”呢?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基因编辑手段,置换或者切除单抗基因中鼠源性的蛋白片断,用来自人的序列取代它,从而弱化其在人体内的抗原性,达到疗效。人源化抗体可大大减少异源抗体对人类机体造成的免疫副作用。

抗体人源化,

来自abace-biology

具体来讲,研究人员首先将两个人类基因片段引入小鼠体内,使它们的B细胞(作用为分泌抗体)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人源抗体,然后再将小鼠暴露在冠状病毒刺突蛋白(为病毒进入人体“开路”)的WuHan-Hu-1原始毒株中。

经研究表明,“改良”后的小鼠体内产生的9个谱系中的3个抗体可以有效中和最初的WuHan-Hu-1病毒,而其中SP1-77抗体及其谱系中的其他成员,表现出极其广泛的活性,可以中和AlphaBetaGammaDelta以及所有的Omicron毒株。

相较于其他抗体,SP1-77抗体为何表现出如此明显的优势?它为什么会有如此广泛的中和作用?

02

SP1-77抗体为何具有如此广泛的中和作用?

为了弄清SP1-77抗体为何具有不同于其他抗体的优势,波士顿儿童医院的陈兵博士、张军博士以及杜克大学的海恩斯团队合作进行了一项结构研究。

研究表明,SP1-77抗体的工作原理不同于目前的其他抗体,无论是治疗性抗体还是我们针对当前疫苗制造的抗体。

SP1-77抗体可以极大提高我们防御未来变异的能力,

来自scitechdaily.com

新冠病毒与细胞ACE2受体(新冠病毒感染的关键靶点)的结合,是感染的第一步,现有的许多抗体主要通过附着在新冠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起作用,以阻止新冠病毒与人体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区RBDcore+RBM)与ACE2复合物晶体结构及作用界面电子密度图,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学院

相比之下,SP1-77抗体也与RBD结合,但却是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结合,有意思的是,SP1-77抗体并不能阻止病毒与人体的ACE2受体结合。

那么,SP1-77抗体到底是怎么阻止病毒入侵的?波士顿儿童医院研究者利用预打印的一种新型活细胞成像平台,证明了SP1-77抗体抵抗病毒的新型方式——即通过阻止病毒的外膜与目标细胞的膜融合,实现对新冠病毒的阻击。

对此,基希豪森博士表示,“在任何新冠病毒变体尚未突变的位点上,SP1-77抗体都能够结合刺突蛋白,通过这种新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中和当前已知的病毒变体。”

综上所述,SP1-77抗体因其在RBD上的结合方式不同,能广泛而有效地中和所有已知病毒,这也说明了该抗体可能拥有巨大的治疗潜力。

它的出现也能够对未来疫苗策略的制定和更新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方向,可以说,新冠广谱疫苗的出现指日可待。

转自:深究科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